词条 | 比较政治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比较政治学对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的科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政治学分支学科。包括比较宪法,比较政治制度、比较政治研究方法等。通过比较的方法了解各国政治和政治制度的一般特征和共同属性,鉴别它们的不同特点、优点和缺点。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促进本国政治制度的完善和政治统治的巩固。 比较政治学在政治生活各个领域对不同国家进行对比研究的学科。渊源于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一书中的比较研究至今还有广泛影响,20世纪50年代后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比较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很广,包括政治环境、政治文化、政治体制、政治领导、政治动机、政策制定、政治参与、意识形态、官僚机构、政党等,通过这些研究来寻找不同的政治制度所具有的基本性质、活动方式和信念。系统分析论和结构—功能主义是西方比较政治学的两种主要方法论。前者认为政治系统始终是社会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应受到后者的影响; 后者认为在社会政治现象背后有某种稳定的联系,这种联系使政治体制的各个结构发生作用,自我调节。当代西方比较政治学的重要代表是美国的阿尔蒙德,其较有影响的著作有: 《比较政治体系》、《发展中地区的政治》、《当代比较政治学》等。 比较政治学用比较研究方法对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现象进行分析,以探讨不同国家政治产生、发展、变化的不同特点和共同规律的学科。比较政治学研究的范围很广泛,不仅对有关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活动和意识形态等进行宏观的比较研究,而且也可对其作微观比较研究。政治科学的任何一个领域都可以选择一定层次或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例如,对不同国家的立法机关、政党制度、行政制度、政治领袖、政治心理、政治文化、选举活动等。比较政治学作为政治学理论的一个学派从其产生、发展的历史来看,其渊源可追溯至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在其名著《政治学》一书中,就采用了比较方法对希腊城邦政治制度进行分类,根据最高统治者人数多少将政治制度区分为君主制、贵族制、共和制; 根据统治者的意图区分为潜主制、寡头制、平民制。近代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也用比较方法研究欧洲各国政治制度,创立了“三权分立”学说。马克思恩格斯以阶级关系为标准建立起了马克思主义比较政治学科学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比较政治学才形成为一门独立的政治科学在西方发展起来。尤其是在美国这门新学科无论在理论上、方法上都有新的突破。其主要代表是C.A阿尔蒙德,著有《比较政治学: 体系、过程和政策》、《发展中地区的政治》等,创立了研究比较政治学的结构一功能主义方法。当代比较政治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国家机构、政治体制、政党、阶级、阶层、利益集团以及政治过程、非国家性的政治组织、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环境影响等。在进行比较研究的具体方法上有:政治制度比较、研究方法、政治制度分析方法和结构功能分析方法等。比较政治学,本世纪30—40年代在中国已出版过有关专著。80年代又受到了政治学界的极大的关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目的,对我国政治体制所进行的比较研究取得可喜进展。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