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小农经济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小农经济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小农经济指法国大革命后在农民土地所有制小块土地租赁制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农业经济形式。1879年7月14日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推毁了旧的封建土地关系,使农民获得了一定收益的土地。拿破仑通过法律,保证农民能够自由地利用他们刚刚分得的土地并维护其所有权。农民土地所有制便迅速地建立起来了。法国农业发展道路与英国不同,英国是通过残酷的 “圈地运动” 用暴力使小土地为大地产所吞并,使农民被剥夺了一切,成为雇工的来源。而法国则通过革命把大地产分成小块分配给农民,使其成为小土地所有者。再加上当时特殊的社会因素和法律障碍,使这一土地所有制得以长期保存下来,延缓了小农与土地分离的过程。在这样的土地占有制下,法国农村土地占有极为分散,而且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农民占有的土地日益分散零碎,小土地所有者数量不断增加,在整个农业经营中占绝对优势地位。1892年25英亩以下的小块地数目达485.3万,每个农户占有的土地面积极小,不适于用机械。同时小块土地收入也不足以向土地进行技术投资,因而法国土地耕作技术水平普遍很低。小农经济将农民局限于小块土地上,限制了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加上法国19世纪人口增长缓慢,致使工农业生产中劳动力缺乏,限制了经济的发展进度。同时低下的购买力也限制了法国国内市场的开拓和扩大,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阻碍了农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壮大。法国农民在商品经济冲击和高利贷盘剥下也日趋两极分化,农民破产后依然借贷经营,使小土地所有制得以维持。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初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反映了法国资产阶级人人平等的理想,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继续发展,小农经济对法国各方面开始产生消极影响,逐渐成为法国工业发展的羁绊,1860—1910年间西方各国中只有法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国家。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小农经济泛滥的局面才根本改观。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5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