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牌子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牌子曲说唱音乐类别之一。牌子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完整音乐段落,如〔剪剪花〕、〔罗江怨〕、〔银纽丝〕、〔叠断桥〕等,也有些是由民歌演变而成,如鲜花调、凤阳歌等。不同的曲牌,其音乐篇幅、风格特点等多有不同。有的牌子常作器乐曲演奏,有些牌子经常被填词演唱。牌子曲类型的说唱音乐特征,是选用不同曲牌连缀起来,以适应表现各种不同情节变化的故事内容需要。在民间说唱艺人长期演唱实践中,有的曲牌已成为本乐种的常用音乐。此外,则可以依据表现上的需要而穿插、补充其他的曲牌。同一曲牌,在不同曲种中运用时,往往具有不同的处理和不同的特色。例如单弦、四川清音、山东琴书等,都有各自的常用曲牌,也各有习惯上较多使用的其他曲牌。此外,如青海赋子、兰州鼓子、广西文场等,也都是采用牌子曲形式的说唱品种。象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流行北京、天津及东北等地的单弦,曾被称作“单弦牌子曲”、“牌子曲”、“八角鼓”等名称。单弦在演唱不同内容时,根据表情上的需要,可灵活地选用各种特定曲牌,但以“曲头”和“曲尾”作为起、止的音乐(清音等乐种也各有自己特定的曲牌和起、止的惯用曲牌)。例如传统单弦段子《杜十娘》的曲牌设计为:〔曲头〕、〔数唱〕、〔靠山调〕、〔播浪鼓〕、〔南城调〕、〔四板腔〕、〔湖广调〕、〔云苏调〕、〔流水板〕等。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