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历史博物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初建于1912年,至今已有近90年的历史。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本馆更名为北京历史博物馆,隶属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向博物馆捐赠文物,总数达16962件,极大地丰富了馆藏。“原始社会陈列”于1951年正式展出,以此为起点,“中国通史陈列”各个历史阶段陈列逐步完成并进行了预展。 中国历史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建于1959年。与中国革命博物馆合为一座建筑,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140米,最高点40米,建筑面积约65000平方米,中央部分及两翼中部为四层建筑,余为三层,正中为24根成双排列的高大方形廊柱,横额嵌有旗徽。正门两端有高耸的方形柱楼,上饰火炬浮雕。两馆以中线对称分开,南部为中国历史博物馆。该馆有藏品30余万件,包括历代文物、档案等,其中不乏国内仅有或罕见的珍品。此外又收藏图书20余万册,报刊数百种。其基本陈列为中国通史陈列,面积8000平方米。亦常举办临时性专题展览,并从事考古、文物及历史的学术研究。 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最著名的国家级通史博物馆。建于1959年,位于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东侧。该馆现拥有30万件藏品,包括全国各地考古发现的最珍贵的古代文物,如石器、陶瓷器、金属器物以及大量书法、绘画与文献等。常年举办对外陈列的《中国通史陈列》,集合组织了9000多件陈列品,是一部用珍贵历史文化实物资料写成的中国历史。整个陈列从100多万年前的原始人类开始,一直延续到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结束,按照社会发展阶段分成“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部分,系统、科学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优良传统和各民族共同创造祖国历史的光辉业绩。该馆还举办过一些较有影响的临时展览,如《曾侯乙墓青铜器展览》,出版有《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中国历史博物馆在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东侧。前身是1912年7月成立的北京历史博物馆。1959年迁入现址,改现名。占地45000m2,建筑面积32000m2。馆藏文物30余万件。其中一级品2000余件。基本陈列《中国通史陈列》,分10个部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西夏、金、元”,“明”,“清”,共展出文物5450件,陈列面积8000m2。2003年2月与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建成中国国家博物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