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第二次世界大战Dierci shijie dazhan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挑起的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世界战争。第 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加剧了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德、意、日法西斯企图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重新瓜分世界。日本于1931年侵占中国东北,远东战争策源地形成。1937年日本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3年希特勒上台,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意大利于1935年侵入埃塞俄比亚,次年与德国勾结武装干涉西班牙。1938—1939年德国先后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在对外侵略扩张中, 德、意、日结成轴心国集团。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进行反法西斯战争,抗击侵略,受到苏联等世界进步力量的支援。英、法、美采取绥靖政策, 纵容侵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Diercishijiedazhan德、意、日法西斯国家挑起的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世界战争,也是世界人民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建立起少数帝国主义国家统治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年代,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加剧了帝国主义争夺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的矛盾。德、意、日法西斯企图冲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重新瓜分世界。在亚洲,日本于1931年侵占中国东北,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1937年日本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欧洲,1933年希特勒上台,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意大利于1935年侵入埃塞俄比亚,次年与德国勾结武装干涉西班牙。1938—1939年德国先后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在对外扩张中,德、意、日结成侵略性的轴心国集团。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抗击侵略进行反法西斯战争受到苏联等世界进步力量的支援。英、法、美却采取绥靖政策,纵容侵略。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英、法随即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0年德国在西线发动进攻,相继占领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月法国败降。7月英国展开不列颠保卫战,挫败德国的入侵计划。德军转向东线,于1940年秋至1941年春占领东南欧各国。在意大利进攻东非和北非受挫后,德军于1941年3月出兵援助,与英军展开北非争夺战。美国受到法西斯的威胁,于1941年3月通过“租借法案”,与英国结成同盟。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英、美宣布支持苏联。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半年内,日本占领了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西南太平洋许多岛屿。德、意、日的侵略,促进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1942年底至1943年初,大战各主要战场发生根本性转折。苏军在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获胜,全歼被围德军,从根本上扭转了苏、德战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面。美军相继取得1942年6月中途岛战役和1942年8月—1943年2月瓜岛战役的胜利,迫使日军转入战略防御。1942年11月,英军在阿拉曼战役中获胜,同时英美盟军在北非卡萨布兰卡等地登陆成功,至1943年5月解放了北非。从此盟军进入全面战略反攻。在欧洲战场上,1943年7月英、美军队攻占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9月意大利投降。苏军继1943年7月粉碎德军在库尔斯克的反扑后,连续向德军发起大规模的攻势。1944年6月,英,美军队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形成对德国的两面夹击。欧洲各被占领国的人民加强反法西斯斗争,爆发欧洲人民大起义。1945年初,苏军和英、美军队分别攻入德国本土,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上,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兵力,解放区和抗日武装力量日益壮大,八路军自1944年开始局部反攻。英美军队也于1944年大大加强了在太平洋的作战能力,相继攻占马绍尔群岛马利亚那群岛、菲律宾群岛和冲绳岛等地。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进攻关东军。中国各解放区展开大反攻。亚洲各国人民纷纷起义。8月14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6年,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左右人口卷入,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据统计,交战国直接军费达1万多亿美元,死伤人口约1.1亿人,物资损失更为巨大。世界人民进行的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的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大战的胜利构成了十月革命后世界历史的又一个转折点。通过大战,帝国主义体系受到沉重打击,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从根本上发生动摇,德、意、日被打垮,英、法实力严重削弱。战后欧洲和亚洲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空前高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相继取得独立,世界历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人民和反法西斯国家反对德、意、日法西斯集团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解决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战后确立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成为它们进一步争夺的新起点。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帝国主义国家中又形成了美、英、法和德、意、日两个集团。后者企图重新瓜分世界,前者起初对后者的侵略行径表示容忍。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年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1937年日本全面侵略中国。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又侵占捷克。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英、法被迫向德宣战,大战全面爆发。随后德军占领丹麦、挪威、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法国北部、南斯拉夫、希腊等国。法国战败,英军被赶出欧洲大陆。意大利乘机于1940年6月向英法宣战,夺取英法在地中海和东北非的殖民地。1941年6月,德军进攻苏联;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英、美对日宣战。战争不断扩大。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宣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建立。1942—1943年,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会战胜利;中国及其他各战场和战线也取得了有利于反法西斯力量的转变。在各国反法西斯力量打击下,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1945年5月德国投降,8月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胜利而结束。这次大战历时6年,参战国60多个,卷入战争的人口在20亿以上,死伤人数超过9千万,其中中国军民伤亡总数即在3600万人以上。中华民族坚持长期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苏、中、美、英等同盟国反对德、意、日等轴心国侵略扩张的世界规模的反法西斯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伟大战争。这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战争由德、意、日法西斯国家首先挑起,波及欧、亚、非三大洲,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战争。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揭开了大战的序幕,继而于1937年7月7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德国分别于1938年、1939年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并伙同意大利于1936年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意大利分别于1936年和1939年吞并埃塞俄比亚和阿尔巴尼亚。在法西斯侵略面前,英、法、美等西方列强采取了妥协纵容政策,而广大被侵略国家的人民则奋起反抗。中国人民首先起来对日本法西斯展开顽强抗击。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至此,局部战争演变为全面战争。1940年春夏,德国发动对西北欧诸国的闪击攻势,先后侵占了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最后攻占法国,迫使法国投降,英军撤出西欧大陆。此后,德国加紧向东南欧诸国侵略扩张。与此同时,意大利乘机夺取英法在地中海和北非的殖民地,日本扩大侵华战火,进而侵占印度支那,准备武力南进太平洋地区。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悍然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英、美政府宣布支持苏联。同年8月14日,英美两国首脑签署并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开始建立反法西斯联盟。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英对日宣战,德意对美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至此,战争真正具有世界规模。翌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世界联盟正式成立,与法西斯轴心国展开了殊死搏斗。在中国战场,中国军民奋力打击日军,使英美在太平洋上获得喘息时间,为先欧后亚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并鼓舞了东南亚人民的抗日斗争。在欧洲,苏德战场成为主要战场,以1942年11月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反攻为开端,大战发生战略转折。英美在此期间登陆北非,次年5月将德意逐出北非,并在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登陆,9月意大利投降。美英盟军在太平洋上也完成对日作战的战略转折,并于1943年开始局部反攻。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同年下半年,苏军继续攻击德军,配合东南欧各国人民解放家园的斗争。1945年初,苏美英军队从东西两面攻入德国本土,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同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长崎和广岛投下原子弹,苏军于8月8日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中国抗日军民也转入全国规模的对日反攻。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人民的胜利而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以中、苏、美、英、法为首的同盟国,反对以德、意、日为首的轴心国侵略扩张的、空前规模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6年意大利侵占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1937年日本全面进攻中国。1939年德国先后并吞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7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10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1943年9月3日意大利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8月15日日本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历时6年。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先后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参战国61个)、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战争,占世界总人口的80%以上。战火遍及亚、非、欧3大洲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4大洋,参战军队1.1亿人,军费开支13520亿美元。死于战争的人数达5120余万人,其中军队1690余万人,居民3430余万人。中国伤亡3500余万人,苏联伤亡2700万人,美国伤亡111.1万人,英国伤亡130.7万人,法国伤亡 85.9万人。经济损失4万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Ⅱ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定的和平条约在欧洲造成的局势。引起大战的原因有经济萧条,也有政治争斗和民族之间的敌对情绪。高关税、经济上的民族主义及专制政权造成了本世纪30年代国际贸易的衰退。德国和奥地利的金融危机和商业破产为民族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提供了条件。本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萧条使各主要国家的经济陷入混乱,造成大批工人失业,通货膨胀,工商企业倒闭,各国开展贸易战。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的法西斯政府和纳粹政府使这三个国家逐步走向战争。过分的民族主义变成了迫害少数民族的种族主义。德、意、日三国政府从仇视民主和自由的立场出发,积极进行战争准备。1931年日本侵占满洲以后,发生了一系列侵略事件。1934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支持佛朗哥将军在西班牙发动反共和政府的叛乱,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1939年德国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和梅梅尔。与此同时,日本于1937年入侵中国华北,并向南推进,以便占领法属印度支那、缅甸和西南太平洋。1939年,德国陈兵波兰边境,意大利占领阿尔巴尼亚。国际联盟未能制止或惩罚德、意、日三国不断的侵略行径。1939年,英、法、苏三国建立军事联盟的谈判破裂。1939年9月 1日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在此以前,美国已采取某些预防措施,防止欧洲爆发战争。美国总统F·D·罗斯福向德、意、日多次发出呼吁,反对三国不断进行侵略。美国国内许多人士都谴责德国迫害犹太人,一些组织筹集资金以救济难民。1939年,美国民意调查委员会所作的一次民意测验表明,69%的美国人赞同使用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支持英国和法国。战争爆发后,罗斯福总统立即要求国会召开非常会议,废除中立法所规定的武器禁运。1939年11月 3日,国会制定了“现款自运”的方针。1939年9月在巴拿马城召开的泛美国家会议上21个拉美共和国达成了紧密合作、进行必要防卫的协议。在延伸1250英里的海上中立区内,盟国的船只和德国的舰只多次发生冲突。美国向德国提出了强烈的外交抗议。欧洲战争使美国的生产增长、股票和物价上涨。中立分子和亲德分子对德国可能进攻美国的说法嗤之以鼻。赫斯特报系的报纸、《星期六晚邮报》和帕特森—麦考密克报系的报纸频繁刊载谴责政府的文章。在政府中,众议员汉密尔顿·菲什和参议员奈·塔夫脱、惠勒等人抨击罗斯福总统的政策。1940年6月,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通过一项全面的国防计划。9月,国会在批准这一计划后又拨款15亿美元,以向拉美国家提供贷款。1940年和1941年,美国分别与墨西哥和加拿大拟定了共同防御计划。1940年9月,罗斯福总统以50艘超龄驱逐舰换取了英国在大西洋的8个海、空军基地。1941年4月,经丹麦驻华盛顿公使的同意,美国承担了以军事手段保护格陵岛的责任。7月,美国部队进驻冰岛以防止德国入侵。1940年11月,罗斯福总统宣布将向英国提供美国所生产的武器装备的一半。几个月以后,总统又宣布美国将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1941年3月通过的租借法发展了美国成为民主国家兵工厂的计划。1940年9月国会通过的伯克一沃兹沃思法是美国和平时期的第一个征兵法案。为了促进全国工业总动员,1940年5月28日总统下令建立国防咨询委员会。国会提高了几乎全部税率。1941年8月,罗斯福总统和邱吉尔首相签署了大西洋宪章。同时,美国开始通过由运输船组成的“海上桥梁”向英国运送战争物资,运输船由以格陵兰和冰岛为基地的美国海军部队保护。在运输过程中,美国的船只经常被击沉。“格里尔”号驱逐舰受到攻击以后,罗斯福总统下令海军舰只和飞机看到敌舰即可开火。1941年10月,美国船只“卡尼”号和“鲁本·詹姆斯”号被击沉。11月,国会准许武装商船。此时日本已侵入东南亚。美国早就有人要求对日本实行废钢铁禁运。1940年10月,罗斯福总统宣布禁止废钢铁出口。罗马—柏林—东京轴心的形成使美国人民深感战争日益临近。1941年8月,罗斯福总统通知日本,如果日本继续侵略,美国为维护自己的权益将被迫采取必要行动。1941年11月,日本派来栖三郎到美国协助日本大使与国务卿赫尔谈判,试图解决悬而未决的外交争端。谈判仍在进行之时传来了日本于11月7日袭击珍珠港的消息。12月8日,国会向日本宣战。12月11日,德国和意大利向美国宣战,国会在同一天作出了向德国和意大利宣战的一致决议。总统和国会立即动员全国的军事和民防机构,并建立了许多新的机构,这些机构分别负责生产、经济稳定、武装力量、财政,运输、政治战、劳资关系、食品供应和航运等方面的工作。战时美国实施了新的高额税收法。到1944年,美国战争费用的46%来自税收。1946年2月,美国财政部宣布当时美国直接用于战争的费用已达3305亿美元。据估计,在1975年,包括退伍军人补助在内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部费用为3750亿美元。1942年8月,美军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个攻势——进攻卡纳尔群岛。这次进攻开始了“越岛战役”。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使美国对日本的攻势达到了顶点。1942年11月盟军在北非登陆,标志着盟军在欧洲战场转入反攻。1944年6月盟军进入法国。以后不到一年,盟军攻入德国西部,与此同时苏军攻入德国东部。1945年5月8日,欧洲战争结束。4个月以后,即1945年9月2日,远东战争结束。由于战后出现冷战时代,直到1951年和1952年才签订对日、对德和平条约。1946年12月31日,杜鲁门总统正式宣布敌对状态结束。1951年9月8日签订了对日和平条约,1952年5月26日签订了对德和平条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参战1042万人,其中有237049人阵亡,69000人因其他原因死亡,139703人受伤。海军各部队均有伤亡,死伤总数分别为89117人和105953人。据估计,美国共支出战争费用3500亿美元,其中56%来自公债,其余来自税收。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