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经济杠杆作用显著,促产增收能力增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经济杠杆作用显著,促产增收能力增强

税收调节各种经济成份收入,使其生产经营活动有利于国计民生,保护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50年代初期,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很小,1952年,国营经济的税收只占40.7%,来自集体经济的税收仅占3.8%,而来自其他经济成份的税收占55.5%。1992年,来自国有、集体、个体和其他各种经济类型的税收分别占72.4%、18.1%、8.4%和1.1%。反映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税源结构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开征了个人收入调节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奖金税、特别消费税等,控制了社会总需求的盲目扩大,缓解了社会分配不公造成的冲击。为了调整工农业产品的比价,逐步缩小“剪刀差”,有计划地调节工业产品的利润和企业收入,鼓励短线产品的生产,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借助税收调整这些产品的税率,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群众消费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税收调控经济运行的能力大大增强。全省税务系统大力开展促产增收工作,帮助企业沟通信息,增产适销对路产品,疏通产、供、销渠道,融通资金,清理债务,完善经营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从税收政策上帮助轻纺工业广开原料门路,扶持新企业新产品上马,支持老企业挖潜、革新、改造和城乡集体企业发展,照顾民政福利事业单位和校办企业,支持外贸出口。1986年以来,全省各级经过报批的减免产品、增值、营业三税就占同期入库工商税收的10%以上,外贸出口产品退产品税、增值税15亿多元,发放了1亿多元的税务周转金,使全省支柱、主体、群体税源初步形成。特别是1991年,安徽省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洪灾,省税务局先后制订下发了28条灾区减免税政策,全年因灾减免税3.5亿元,对灾区重建家园、振兴经济起了积极作用。
为了加快安徽省对外开放的步伐,享受我国沿海开放城市优惠政策的合肥市和芜湖市,对属于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企业,或从事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外商投资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或生产型企业,分别实行不同程度的减免所得税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了外商投资企业来安徽落户。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