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舌华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舌华录笔记。明曹臣编纂。九卷。臣字荩之,安徽歙县人。生平不详。此编采录《世说新语》、宋人笔记等前代及当代人杂著中清言隽语,分类编辑而成。只取言谈口语,而不涉往来邮笔,故名“舌华”。每卷前署有“勾吴吴苑鹿长参定,公安袁中郎小修批评”字样。全书分慧语、名语、豪语、狂语、傲语、冷语、谐语、谑语、清语、韵语、俊语、讽语、讥语、愤语、辨语、颖语、浇语、凄语共十八类,每类下有吴苑为之释名。凡一千零四条近七万字。所载隽语,或富于哲理,颇给人以启发,或绘声绘色,形神毕肖,亦可窥见先秦、两汉以致宋、明士大夫阶层轶事遗闻之一斑,为明人拟《世说新语》笔记之一格。书成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引书凡九十九种。有《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进步书局排印本和岳麓书社一九八五年版喻岳衡点校本(与《宋琐语》合编一册)。 舌华录九卷。明曹臣 (生卒年不详)撰。曹臣,歙县 (今属安徽)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取前人问答之清言隽语,分类编辑,共九卷,分慧语、名语、豪语、狂语、浇语、凄语等十八门; 引书自 《世说新语》至宋人各笔记,共计九十九种,上起汉魏,下至明人,所录皆取自面谈,凡笔札之词一律不载,故名之曰《舌华录》,取佛经“舌本莲花”之意。其中记陈继儒语不少,如“名语”门的一条:“陈继儒曰: ‘势在则群蚁聚膻,势去则饱鹰飏汉,悠悠浊世,今古皆然。有识之士,不必露徐偃之刚肠,但请拭叔度之冷眼。’”,全书所辑,都是这种琐谈杂感的片断,甚为猥杂,为明人拟《世说新语》笔记之一格。间或亦有一些趣事谐语。书中有自序。通行的为《笔记小说大观》本。属轶事小说类书。岳麓书社1985年出版清郝懿行编纂、喻岳衡点校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