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营业外收支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营业外收支

营业外收支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在西方国家,又称为利得和损失。这些收入和支出不是营业的结果,但从企业主体来考虑,同样带来收入或给企业形成支出,对企业利润总额产生影响,因此在损益表上必须作为企业利润总额的组成部分列示。
在核算企业利润时,把营业外收支与营业收支区别开来,目的是为了对企业经营成果,进行合理的考核。从理论上说,考核企业经营成果,其指标不应该包括营业外收支净额,对于营业外收支,考核的重点不在于其数额,而是其合法性和合理性。
营业外收支包括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正常营业无直接联系的各项收入。它并不是由企业经营资金耗费所产生的,不需要企业付出代价,实际上是一种纯收入,不可能也不需要与有关成本、费用进行配比。因此在会计核算上,应当严格区分营业外收入与营业收入的界限。营业外收入一般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理固定资产收益、确实无法支付而应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罚款收入、对外索赔收入等。
营业外支出是指与企业正常营业无直接联系的各项支出。它不属于企业生产经营费用,也不产生相应的收入,因而也不可能与收入相配比。营业外支出一般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非常损失、非正常停工损失、罚款支出、对外理赔支出、捐赠支出等。
在我国实践中,营业外收支的具体内容和范围由国家财政部统一规定。
营业外收支应当合理合法。企业对各项营业外收支应在记账前认真审核有关凭证,查明各项收支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未经批准,企业不得自行增设项目,扩大营业外开支范围。
发生营业外收支时,有些可以直接记入 “营业外收入” 或 “营业外支出” 账户,有些则必须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才能从别的账户转入这两个账户。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4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