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试帖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试帖诗

科举考试文体之一。亦称“赋得体”。始于唐。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诗,题目多为古人诗句或成语,前冠“赋得”二字,韵脚有限制。清代的试帖诗,在格式方面的限制更加严格。

试帖诗

又称“赋得体”。科举考试中常用诗体一种。源于唐代,受试帖、帖经等影响而产生。一般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或五言、七言,或八韵、六韵,冠以“赋得”两字。内容大多为帝王歌功颂德。


试帖诗

诗体。又称“应试诗”,为唐以后科举考试所采用。多为五言排律,限六韵或八韵。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故又称“赋得体”。参见“教育”中的“试帖诗”。

试帖诗

科举考试文体之一。亦称“赋得体”。始于唐。因诗须紧扣题意,类似帖经,故称。其诗大都为五言、七言、六韵、八韵。限韵脚,并冠以“赋得”二字。进士科主要以诗赋取人。初用韵、平仄,无定格。开元二年(714),王丘知贡举,始限韵。太和时,以八韵为常。天宝十三载(754)后,制举亦试诗赋。试题由礼部侍郎拟定,或奏请皇上御拟。题目空泛冷僻,诗文多歌功颂德之词,佳作不多。五代、北宋初沿之。熙宁四年(1071)罢诗赋,直至清初。乾隆二十二年(1757),始于乡、会试中复增五言八韵诗一首。自后,童生试用五言六韵,生员岁考、科考及考试贡生与复试、朝考等均用五言八韵,官韵只限一字,为得某字,取用平声,诗内不许重字,遂为定制。出题必有出处,或用经、史、子、集,或用前人诗句。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5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