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阴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21 阴山位于内蒙古高原和河套平原之间。东连大兴安岭,西至北山。东西长约1200公里,海拔高度在1500—2000米,最高峰呼和巴什格,海拔2364米。山脉可分三段,西段狼山,中段乌拉山,东段大青山。地形北缓南陡,南邻河套平原,相对高差达1000米。从平原北望阴山,山势巍峨。北坡向内蒙古高原微倾,相对高差为200—400米。山间垭口自古为南北交通孔道,山脉是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对南北气流运行有阻挡作用,造成南北两侧气候差异明显。也是黑龙江和黄河的分水岭。产有山桃、山杏、蘑菇、发菜、黄芪、甘草等,野生动物有黄羊、石羊、盘羊、青羊、野驴等,矿产以铁矿和稀土矿储量最富,其中白云鄂博铁矿最为著名,稀土矿储量居世界首位。还有铝、金、煤等矿藏。山北居民多为蒙古族,以畜牧业为主,山南河套平原是农业区。 阴山西起狼山,东至张家口、大同以北,沽源以南的地区。海拔高度2000米左右,南坡与河套平原相毗邻,相对高差达1000米。从河套平原仰望阴山,山势巍峨。 阴山古老断块山,中国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高原、锡林郭勒高原之南,东至西辽河流域与滦河流域的分水岭,西接狼山,西南临前套平原,东南至内蒙古自治区南界。阴山山地东西狭长,山地不同区域气温差别大。总的特点是温度偏低,夏季日温差大,雨量偏低,春季干旱,光能充足,风沙多。年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4摄氏度,无霜期短,一般在90天~120天之间,≥10摄氏度积温1700摄氏度~2300摄氏度,基本可满足麦类、薯类、豆类、油料及糜黍全生育期对热量的要求。昼夜温差大,年雨量由西向东为250毫米~420毫米,70%的降水集中在7月~9月。全年日照时数2900小时~3100小时,大风日数一般在20天~60天,常出现沙暴。其中阴山西段垂直高差较大,气温、降水的垂直变化均很显著。阴山山地主要受东西构造带的控制。东部与华夏构造带的接触地带,地形比较零乱,两构造带衔接复合部位的集宁、张北一带,形成了一条大盆套小盆的盆地与山地相间分布的地貌结构。山地多为块状剥蚀中山和低山,山顶齐平,代表着古剥蚀遗迹,一般海拔在1800米~2000米,最高峰2300米以上。西段南坡以断层崖和前套平原截然分开,高出平原1000米以上,屏障作用十分显著。东段地势较低,地貌类型复杂,有低山、丘陵、盆地、台地、坡梁地、滩川地等,构造盆地中心集水成湖,较大者有岱海、黄旗海、安固里淖、察汗淖等。山地北坡平缓,由低山、丘陵逐渐过渡到内蒙古高原。丘陵分布零散,顶部浑圆,丘间盆地呈东西向排列,许多河流源于阴山山地,横切丘陵,构成丘间河谷平原,与盆地串联,为主要产粮区。阴山地区的大部分土地属低山丘陵与梁坡地,地面坡度大,土层薄,土壤有机质含量多在2%以下,且较干旱,潜在肥力低。地下水贫乏,基本无灌溉条件,原为牧场,后已开垦到梁顶,植被遭破坏,引起风蚀、沙化与水土流失。该亚区属草原栗钙土地带,草场资源丰富,草场面积占土地面积的一半以上。其特点是小片分散与农耕地插花分布,饮水半径短,饲草种类多,品质较好,主要是本氏针茅与百里香组成的各种草原类型,因此有发展牧业的良好条件。其改造利用方向是充分发挥阴山山地与丘陵区的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