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魏明帝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魏明帝205—239

即曹叡,字元仲,谯(今安徽毫县) 人。父魏文帝曹丕,母甄夫人。十五岁封武德侯,221年封为齐公,次年徙封平原王。226年立为太子,同年即位。年号太和,后改年号青龙、景初。226—239年在位。共十三年,在位期间,多次与蜀、吴交战并一再获胜。(228) 太和二年派大将曹真率五万人迎击诸葛亮,张郃于街亭之役大破诸葛亮,天水等叛乱三郡平定。不久,郝昭在陈色坚守二十余日,终于击败诸葛亮,使蜀国的北进计划失败。234年,明帝还亲征东吴孙权部将,取得新城之役的胜利。巩固了魏国的地位。后还平定辽东太守公孙渊的叛乱。明帝还提倡儒学,如太和二年(288)、三年 (229) 两次下诏,提出 “尊儒贵学,王教之本也。……其高选博士、才任侍中常侍者。申敕郡国,贡士以经学为先”。还征召文士,置于崇文馆,提倡学术活动。并多次大赦天下,减省刑罚,要求慎判死罪,青龙四年 (235) 下诏曰“往者按大辟之条金蠲除”。并要求廷尉以下狱官,对死罪慎判如遇乞恩者,应上报核实。但明帝不事节俭,在位期间,大兴土木。如大修洛阳宫,筑太极殿、修陂池、宗庙等。臣僚切谏犹不能止。善诗文,长于乐府,与曹操、曹丕并称魏之“三祖”。原有集、巳散佚。清人辑有散文二卷,乐府诗十首。景初三年正月卒,终年三十五岁。谥明帝,庙号烈祖葬高平陵 (今河南洛阳东南大石山)。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22: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