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不忽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不忽木分类:【地域文化】 元代诗人。字用臣,先世为康里部人,后入蒙古籍。少具英才,善于应对,深受世祖赏识,命给事东宫,从太子赞赏王恂、祭酒许衡学习,受到良好的汉文化教育。历任吏、工、刑三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兼修国史、昭文馆大学士平章军国大事等职。为官清正,直言敢谏,关心民生疾苦,注重文化建设,世祖忽必烈誉为己之左右手。能诗善文,尤长于散曲创作。代表作为散曲套数《仙吕?点绛唇?辞朝》,包括14支曲,集中反映了他不恋高官厚禄,厌恶官场倾轧,羡慕平民生活,向往田园隐居的志向,艺术手法纯熟自然,语言质朴无华,具有进步的思想内容和较高的艺术水平。46岁辞世,武宗赠太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鲁国公,谥文贞。 又译作卜忽木、不灰木,又名时用,字用臣,康里人。元代回族大臣,其父曾侍元世祖于藩郡。他终事东宫真金太子。早年师从王恂、许衡、姚遂等,精通汉学。元至元十三年(1276),曾与同学一起上疏世祖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主张,显露其政治才能。后任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使等职。其后仕途不畅,称病弃官。至元二十七年(1290)拜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次年,拜平章政事。在清除“阿合马”余党斗争中多有作为。元成宗继位后以先朝智臣待之,多纳其谏言。官拜昭文馆学士,平章军国事。不忽木善诗文,谥号文贞。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