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古代牙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中国古代牙雕分类:【传统文化】 牙雕一般指以象牙为原材,运用各种雕法制成各种工艺品的造型艺术。中国古代牙雕源远流长,在浙江余姚河姆渡的早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就出土有二十余件牙雕器,其中一件类似饰物的象牙牌上刻着双鸟朝阳的图案。在山东泰安、宁阳的大汶口文化遗物中,曾发现十九件象牙器,二件为牙梳,七件为牙琮,十件为牙筒。其中一件长16.4厘米,宽8厘米,有16个梳齿,梳背甚长。其上透雕断续线条的方框,里边又有3条断续的平行线,组成回旋纹。这些实例代表了中国古代牙雕在初生时期的水平。商周时期,牙雕技术有了重大发展,并和某些镶嵌工艺相结合,例如河南殷墟妇好墓,出土了三件精美的象牙杯,其中一件带流、虎?。另二件杯形似觚而有夔纹大?。它们通体花纹,并在有些部分嵌以绿松石,十分美观。春秋战国时期出土的牙雕比较有限,河南陕县的虢国墓葬曾出土一柄象牙鞘的铜剑,剑鞘上满雕蟠螭纹,非常精细。反映了这个时期牙雕工艺的新发展,新水平。繁荣昌盛的唐代,牙雕艺术亦大为精进。上海博物馆所藏白牙花卉鸟兽亭宇纹拨镂尺,以及日本奈良正仓院收藏的六支红牙拨镂尺、一支绿牙拨镂尺、二支白牙拨镂尺。雕刻纹饰细如毫发,足见牙雕技艺的高妙。明清时期是古代牙雕艺术发展的顶峰。其规模、产量和质量均属空前。民间形成专业,世代相传而代胜一代;宫廷则广罗天下能工巧匠,建立专门机构,组织雕造。因而此时期有大量精品产生,并形成了南北两大流派。二者或各呈其能,或交流融通。嘉定牙匠高手施天章,在雍正时称誉一时;乾隆时,广州牙雕名匠陈祖章、黄振效等大显身手,所雕“月曼清游册”十二开,为不朽巨制。将一年十二个月的不同景观,用象牙雕刻再现于画面,并加设色,集名匠、绝技于一身,臻于至境。此册虽广匠主雕,却蕴涵着北派的艺术风格。广派最见长的是象牙丝编,和透雕象牙套球及龙船、宝塔等绝活。故宫博物院今藏数十件象牙丝编纨扇;又藏有二领象牙丝编凉席尽出于彼辈。仅就劈丝而言,象牙席所用扁平的牙丝,宽仅2毫米,其薄可知!而纨扇的牙丝竟宽仅1毫米。透雕象牙套球,宋代已能为之,里外共有三层,俗称鬼工球,今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透雕云龙纹象牙套球,高54.8厘米,套球达21层之多,技之精巧、工之绝妙,莫不叹为鬼斧神工。牙雕中还有些深受竹刻影响的文房用具、扇骨、杖首等实用物。如今藏故宫博物院的渔乐图笔筒、松荫雅集图臂阁、竹根形花插等,分别借鉴竹刻高浮雕法、薄地阳文法和圆雕法制成。格调清逸雅致,意趣不尽。清末北京牙雕以仕女、仙佛、花卉、楼阁、小件器皿等独步艺坛。为北京现代牙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