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蒙古族祭天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蒙古族祭天分类:【风俗文化】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蒙古族民间祭祀节日。古代一般在四月、八月、十二月,后来改在七月初七或初八举行。节期三天。《元史》记载:“元兴朔漠,代有拜天之礼。”祭天的仪式,据《蒙古秘史》记载,是把洁净的肉挂在杆上,然后洒马乳、谷物等,对天祈祷所求之事。萨满教盛行后,祭天之礼常由萨满主持,但家族内的祭天活动则由家族长主持。祭天分白祭和红祭。白祭用蒙古族传统奶制品作为供品祭天;红祭用羊血祭。一般祭天的程序是,在院子里按方位插上九色旗或五色旗,中间摆一供桌,上面放装满粮食的升,升中插一面兰旗。牧区有的地方在院中摆上一辆勒勒车,车辕子朝西南方向,车上放两个供桌,桌上放升。桌前要点燃一堆牛粪火。萨满全身披挂,手持单鼓,领头跪下。供羊一定要用蒙古式掏心法宰杀,将掏出的心放在碗里,直接上供祭天。主祭者开始一边用剑在羊体上点着,一边祈祷呼叫,并把羊身上的每一部位都数叨遍,把不同层次的天也叫个遍。供羊煮熟后,摆到供桌上,萨满领唱神歌,众人随合。唱毕,大家分享供品。祭天,过去是蒙古族各种祭祀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现已逐渐淡漠。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