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串寨调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串寨调分类:【地域文化】 又名“串寨子歌”。抒情组歌。流传于云南文山州壮族地区。王吉能、王正莲、黄显荣、沈朝凤演唱,沈廷相、王吉能翻译,刘德荣、余仁民搜集,张鸿鑫、刘德荣整理。载《山茶》1982年第3期。全诗990多行,分为“会面”、“挑兴”、“试探”、“赞美”、“定情”、“相好”、“告别”、“送行”等8章。表现形式为男女对唱。壮族自古以来有串寨歌的习惯,即这个寨子的小伙(或姑娘)相邀结伴到别个寨子去找姑娘(或小伙)唱歌,物色对象。“串寨调”就是男女串寨时对唱的情歌。这首组歌,体现了男女串寨唱歌找对象从相见到分别的全过程,充分抒发了男女之间的情爱。语言朴素无华、颇有诗情韵味。 又名串寨子歌。壮族抒情组歌。流行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地区。沈廷相、王吉能翻译,刘德荣、余仁民搜集,张鸿鑫、刘德荣整理,载《山茶》1982年第3期。全歌900多行,分“会面”、“挑兴”、 “试探”、 “赞美”、 “定情”、 “相好”、 “告别”、“送行”等8章。是壮族男女青年串寨时唱的情歌,表现了用对歌形式寻找情人的全过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