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保留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保留地分类:【传统文化】 亦称“迫居地”。源于拉丁文Reservo,意为“保护”或“保留”。美洲、南非和澳大利亚等地殖民统治者在掠夺当地土地后划归原居民居住的地区。目的在于对土著居民实行集中管理, 加强奴役剥削, 迫使走向种族灭绝。保留地大多为荒芜贫瘠的地区, 生活条件十分低劣,人口密度极大。在美国,1950年国会曾通过旨在消除保留地, 驱逐印第安人的法律。在南非共和国,自六十年代始,当局曾将小块保留地集中起来搞所谓“班图斯坦”(即在保留地上建立由白人中央政府直接控制的“班图自治区”, 作为黑人“家园”走向“独立”的一个步骤),据七十年代初统计, 保留地面积约占全国领土的13%, 而居住人口却是全国非洲居民的三分之一。保留地内人民曾为争取民族生存、反对种族迫害、收复国有土地而始终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 并愈益获得全世界进步力量的支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