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光武帝的政绩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光武帝的政绩

分类:【传统文化】

光武帝(前6―公元57)即刘秀。东汉王朝的建立者。25―57年在位。汉高祖刘邦之九世孙。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王莽末年农民大起义爆发后,他与兄刘眶起兵加入绿林军。更始元年(23),到河北活动,废除王莽苛政,释放囚徒,以恢复汉家制度为号召,逐步取得当地官僚地主的支持。又镇压和收编铜马等农民起义军,力量逐渐强大。建武元年(25),在帔(今河北柏乡)称帝,不久,定都洛阳,建立东汉政权。后派兵攻灭赤眉起义军,削平各地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光武帝建立东汉王朝后,提出以“柔道”治理天下的指导思想。废除了王莽制定的一切制度和政策,采取一系列缓和矛盾、巩固统一、发展经济的措施。主要有:一、释放奴婢和囚徒。自建武六年至十四年(30―38)之间,先后六次下达释放奴婢的诏令。释放奴婢的范围,包括因贫穷而”“嫁妻卖子”者,王莽时没入官者,被略卖者等。另外,还下诏免罪徒为庶民。大批奴隶的解放和罪徒的赦免,给社会增加了大批劳动力,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对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发展经济起了重大作用。二、减轻赋税、徭役。建武六年(30)废除什一之税,恢复了三十税一的制度。出现“兵革既息,天下少事,文书调役,务从简寡,至乃十存一焉”(《后汉书?光武帝纪》)的局面。三、精兵简政。建武六年(30)下令合并郡县,裁减冗员。“省郡国十;县、邑、道、侯国四百余所”(《后汉书?郡国志》)。“吏职减损,十置其一”(光武帝纪》)。建武七年(31),又裁省郡国都尉,停止地方都试,遣散地方军队。节省了大量开支,减轻了人民负担。四、加强中央集权。首先,优待功臣,封功劳大者三百六十多人为列侯,但不让他们参与政治。同时,加强对宗室诸王和外戚的控制。其次,削弱三公,扩大尚书台的组织和权力。尚书台置尚书令、尚书仆射各一人,下设尚书六人,分六曹办事。从此一切政务不再经三公管理。“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备员而已”(《后汉书?仲长统传》)。皇帝通过尚书台总揽全国政务。第三,加强监察制度。中央设御史台及司隶校尉,负责察举公卿百官,权限仅在尚书令之下。地方上把刺史固定为州一级长官,刺史可不通过三公,直接向皇帝奏事,使地方郡县也直接受皇帝控制。第四,改革军事制度。废除执掌地方兵权的郡国都尉,以后又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等兵种及军假吏。实际上取消了地方军队,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光武帝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减少了割据战乱,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统一,促进了东汉前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