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内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内史分类:【传统文化】 ①史官名。始置于西周,或称作册内史、作命内史,掌管著作简册,策命诸侯卿大夫,佐天子制禄颁赏,依据法令考核政事,督察百官,为机要之任,除冢宰之外,他卿均无以与之相比。春秋时沿置。战国秦亦置内史,掌治京畿地方,相当于后世的京兆尹。西汉景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分京师地区为左右内史。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更名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与右扶风合称“三辅”,分治关中之地,各有属县。魏晋南北朝沿置,为国相的改名,其职位、体制均与地方郡守相同。北周仿《周礼》春官府设内史中大夫,掌王言。凡刑罚奖赏及军国大事,皆须内史参议。隋时废,改中书省为内史省,中书令为内史令,实为宰相之任。宋时内史是尚书内省的属官。《宋史?徽宗纪》:“(政和三年五月丁未)诏尚书内省分六司,以掌外省六曹所上之事;置内宰、副宰、内史、治中等官及都事以下吏员。”清初入关时,置内史,相当于以后的大学士。袁世凯时曾称其秘书为内史。内史在南朝宋明帝泰始年间曾为内职女官,后宫置都掌内史、殿中内史、源典内史、谷帛内史、监临内史等各1至2人。均官品第六,分掌各房及各职文书等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