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名都篇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名都篇分类:【传统文化】 曹植新题乐府名篇之一。此篇前人多疑问是讽世之作,《乐府诗集》曰:“名都者……刺时人骑射之妙,游骋之乐,而无忧国之心也。”但是考察诗中感情和形象,该诗当为前期作品。而诗人前期,是个“三河少年,风流自赏”,“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的翩翩贵公子,彼时诗篇亦多“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之作。此诗所绘京洛少年形象未尝不留有青年曹植的影子。而且,此篇可以和《白马篇》相互参照,可以看到青年时代诗人曹植的真实形象: 居安世,则潇洒送日月;赴国难,无往而不前。诗人在《名都篇》里塑造了一个身着丽服,腰佩宝剑,斗鸡、走马、饮宴、鸣俦的京洛逍遥公子的形象。名都虽有很多美女,但是京洛少年更风流,身挎的宝剑值千金,身上的衣服美丽又鲜亮。他“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飞奔驰骋,惊动双兔;揽弓鸣镝,长驱南山。左右开弓,两禽应声落地;“馀巧未及展”,一抬手又射掉一只飞鸢。这时候“观者咸称善”,少年很得意,“众工归我妍”。回来后宴饮平乐,“美酒斗十千”,还有“脍鲤胎,炮鳖炙熊蹯”等各种珍馐美味,并有歌舞音乐助兴,“鸣俦啸匹侣”,“连翩击鞠壤”。于是和众游客“列坐竟长筵”,直至“白日西南驰”,才意识到“光景不可攀”,终于“云散还城邑”,但明日“清晨复来还”,真是一日不了又一日。汉末魏晋,时代动乱变故无常,人命朝不保夕,士子文人多以遨游快意,宴饮为毫,越名教而任自然。曹植《名都篇》中京洛少年亦以此为拔俗行为,越世之美。他气爽才丽,英姿逼人;他能骑善射,武艺超群;他鸣俦啸侣,侠义胆胆,虽有年命奄忽之感慨,却蕴蓄着潇洒送日月的豪情逸兴。可见诗人在少年形象上倾注着自己的心灵。此诗在艺术上造诣很深。诗人善于抓住具有特征性的场面和细节生动传神地刻画艺术形象。吴淇说:“寻常人作名都诗,必搜求名都一切事物,杂错以炫情。而子建只推出一少年,以例其余。于少年中,只出得两事: 一曰驰骋,一曰饮宴。却说得一事不了又一事,一日不了又一日。”这正是慷慨任气、磊落使才的曹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的功力所在。此外语言清丽流转,自然平易,而对仗工稳,节奏和谐,可以看出五言诗成熟时期已孕育着向齐梁永明体发展的胚芽。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