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和妻子在一起的自画像中遗留在女子颈上的拉夫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和妻子在一起的自画像中遗留在女子颈上的拉夫领分类:【风俗文化】 荷兰画家鲁本斯作于1610年的《和妻子在一起的自画像》,反映了在欧洲服装发展历程中一个转折期的服饰形象。在文艺复兴末期,欧洲资产阶级逐渐壮大起来的时候,荷兰的服装代替了西班牙皇家贵族的奢华款式,成为了欧洲时装的先锋。 画面体现了当时服装发展的一个有趣现象――男装款式和女装款式发展不一致。画家自己身着当时荷兰式服装,同前一时期男装相比,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就是领型的变化。在文艺复兴时期,由法国兴起轮状褶皱的“拉夫”领风靡整个欧洲,无论男女都将它戴在脖颈间。但是在自画像中,可以看到男士的领子变成了自然下垂的大翻领。蕾丝制成的柔和衣领同他的妻子挺括严谨的“拉夫”领截然不同。为何男子首先抛弃了它?这与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是分不开的。 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尼德兰为反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进行了半个世纪的战争,男子也为了民族的独立解放纷纷走上了战场。骑士的服装要求适应人体的大幅度活动,实用性成为了最重要的要求。装饰性大过实用性,并且做工繁杂的“拉夫”领自然受到了摒弃,人们的头和脖子从枷锁中解脱出来,活动自如。而此时的女性留守家中,其服装没有多少变化。战争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但有时候又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其中也包括服饰文明的发展。受到其直接影响的男装呈现出了比女装更为先进的形态。自然朴素的翻领也正符合了资产阶级提倡节俭的精神,成为了巴洛克时期服装款式的标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