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天山北麓商道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天山北麓商道分类:【中国民俗】 隋朝,称东从伊吾经今巴里坤湖西行为北道。唐朝,北道归北庭都护府管辖,往来商人在轮台纳税。自庭州西行,经弓月城到碎叶称为碎叶路,是丝绸运销商道。元朝,北道各游牧部落自由赴内地经商。 明朝,西蒙古瓦剌居于北道,西部与哈萨克、撒马儿罕,东部与东蒙古和哈密畏兀儿进行贸易。明洪武时,派兵保护嘉峪关至哈密商道。清顺治初年至乾隆二十年(1644―1755年),是清朝运粮商道,称为西路。准噶尔部常派商团赴肃州,以马、羊、驼、皮毛交换丝绸、棉布、茶叶和日用品。乾隆二十年至咸丰元年(1755―1851年),北路伊犁、乌鲁木齐为哈萨克族贸易市场。 清光绪十年(1884年),以迪化(乌鲁木齐)为新疆首府,天山北麓成为商品运销主道。从奇台经蒙古草原到归化(呼和浩特),称大西路。改由伊吾经居延海到呼和浩特的商道为驼运商道,称小西路或小草地。迪化至塔城为新疆对俄贸易塔城口岸商品转运通道。 阿尔泰山南麓商道阿尔泰山南麓为游牧狩猎地区。元朝时,商队从科布多西行,越阿尔泰山,沿额尔齐斯河畔西达塔城,往来贸易不断,称为大北道。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起,山西、天津等内地商人以茶、布、糖、百货换易畜产,经蒙古大草原往返。哈萨克商团,经阿尔泰山南麓商道,在乌伦古、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开展绢马贸易。 清光绪十年(1884年),建塔城大道后,商道向东延伸至布尔津。阿尔泰山所产羊马、皮毛、黄金、宝石,经旅蒙商人交易,于科布多(今蒙古境内)集结运(羊马吆赶)往内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