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夺胎换骨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夺胎换骨

分类:【传统文化】

北宋黄庭坚所主张的诗歌推陈出新方法之一。他说:“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解决的办法,就是对古人诗歌进行“夺胎换骨”的变化改造,使之为我所用,“以故为新”。他具体解释说:“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规模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惠洪《冷斋夜话》卷一)。所谓“换骨法”,指模仿、借用前人诗意而成新作,新作的语言虽然是新写的,诗意却与原作并无本质不同。如黄庭坚《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五首》之二“扶风乔木夏阴合,斜谷铃声秋夜深。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亦伤心”,就是由白居易《和思归乐》(“峡猿亦无意,陇水复何情?为到愁人耳,皆为断肠声”)“换骨”而来。所谓“夺胎法”,指扩充、引申、点化前人诗意和字面而成新作,新作诗意生发于原作,然超越原作。如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就是由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湖水面,白银盘里一青螺”)“夺胎”而来。比较而言,“换骨法”虽须别造新语,然不易原意,故较容易、较显著;“夺胎法”须以丰富灵活的联想对原作诗意进行再创造,既需学问又需才能,故较难、较隐晦。“夺胎换骨”偏重于师古人之意,“点铁成金”偏重于师古人之辞,二者构成黄庭坚推陈出新的具体方法,对江西派的诗论和创作产生过很大影响。唱和呼应此说者代不乏人,如元韦居安,明杨慎、谢榛,清顾嗣立等,然鲜有创见。攻击此说者更纷纷不绝,如金王若虚,清冯班、何文焕、今人钱钟书等,大抵斥之为“剽窃”、“只是向古人集中作贼”,是把“偷窃变为师徒公开传授的专门科学”。参见“点铁成金”。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