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岁时节令习俗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岁时节令习俗

分类:【传统文化】

岁时节令由来已久,源于古代历法和季节气候,是由年月日与气候变化相结合排定的。岁时节令习俗紧密伴随着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历史不断形成和发展,其中不少习俗是与我国长期的农业社会紧密相联系的。这些习俗,关系到农时、种植、天文、气象、水利、作物保护、占候、卜丰歉、祈发展等一系列民俗现象,反映了人们关心生产,希望人寿年丰的愿望和心理。关于岁时节令习俗,古代已有许多记述,一般以春夏秋冬四时为序,记述春俗、夏俗、秋俗、冬俗及一年之中的重要农时农节,有的从伏、热、寒、腊等方面,以气候变化为线进行记述,也有的按月分述,详细说明每月内的岁时节令。岁时节令习俗在发展变化中,有的已表现为习惯性的节日。如清明节最早是农事重要节气,农村从此进入农事大忙阶段,江南浸种耕田、植树造林,北方农谚则称“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但后与前一二日的寒食节汇合,与郊游扫墓结合,形成了综合节日,在二十四节气中突出起来。又如广西毛南族的“分龙节”,原为农事祭祀,后成为祈求丰收等的盛大节日。台湾、福建等地流行的丰收节,原为祭祀活动,现已成为包括编花冠比赛、唱杵歌、跳摆发舞、拔河、摔跤、射箭等内容的娱乐节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2: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