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怡亭铭摩崖石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怡亭铭摩崖石刻分类:【传统文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小北门外江边小岛的巨石上,常为江水所没。此巨石又名观音崖、猴子石。怡亭为唐裴 于永泰元年(765)所建,早废。惟存摩崖石刻。石崖高3米,宽2.8米。石刻全称为《怡亭铭并序》,序为篆书,铭为隶书。全文曰:“怡亭,裴?卜而亭之,李阳冰名而篆之,裴虬美而铭之曰:峥嵘怡亭,磐礴江汀,势压西塞,气涵东溟。风云自生,日月所经,众木成幄,群山作屏,愿余逃世,于此忘形。”文后有“永泰元年乙巳夏五月十一日陇西李莒”款识。其中李阳冰篆刻字长三寸半,结构紧严,笔势超逸,笔道较细,为“铁线篆”;李莒亦当时书法家,所书裴虬铭文古朴厚实,笔划舒长,结体优美。裴虬为谏议大夫,即杜甫《湘江饯宴裴二端公赴道州》的“裴二端公”。此铭为四人三事而刻于一石,又系两人以两体书成,为刻石所少见,宋代已为人所珍视。明《一统志》载宋人蒋之奇语云:“《怡亭铭》刻于江滨巨石之上,乃唐阳冰篆,李莒八分书,裴虬为之铭,世谓‘三绝’。”清人严观《怡亭铭诗》有“妙笔传闻久,书成泣鬼神”之句。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