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施闰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施闰章分类:【文化精萃】 清代诗人。字尚白,一字屹云,号愚山,又号蠖斋,晚号矩斋。宣城(今安徽宣城)人。顺治六年(1649)为进士,任江西布政司参议。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并参加修改《明史》。所著《蠖斋诗话》主张“诗有本,言有论”,推崇唐人,反对宋诗,因此在清初名声很大。其诗很有现实风格。中年时学京师,往来桂林、山东等地,作古风,如《抵桂林》、《大阮叹》,还有《老女行》、《海东谣》、《上留田行》等,作品充分揭露了清朝军队的杀掠,赃官酷吏的横行,战乱、赋税交相煎熬下农村荒凉凋敝之苦。其著作有《学余堂文集》二十八卷,《诗集》五十卷,《别集》四卷,《遗集》六卷。 清初诗人。字尚白,一字屺云,号愚山,又号蠖斋。宣城(今属安徽)人。早岁从同里名士沈寿民游,博览群籍,遂有文名。后至京师,与宋琬、严沅等以诗相唱和,时称“燕台七子”。顺治六年(1649年)举进士,授官刑部主事。因试高等,曾充山东学政,在任能奖掖后进,崇雅黜浮,有“冰鉴”之誉,洪异、蒲松龄等都曾受其指点与鼓励。康熙六年(1667年)罢官归故里,闲居10余年。康熙十八年召试博学鸿词,任翰林院侍讲,官至侍读,不久卒于任所。其诗文俱佳,尤以诗著称于世,与莱阳宋琬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称。诗有王维、孟浩然之风,被奉为“宣城体”,人皆争相模仿,盛重一时,独据东南诗坛数十年。论诗主张尊唐,但反对一味模拟。少数作品如《湖西行》、《万载谣》等对清初的社会政治状况有所反映。著有《学余堂文集》28卷、《诗集》50卷、《蠖斋诗话》2卷、《矩斋杂记》2卷、《拟明史》7卷、《青原志略补辑》12卷、《试院冰渊》1卷。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