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柯拉柯夫斯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柯拉柯夫斯基

分类:【文化精萃】

当代西方“马克思学”的主要代表。1927年出生于波兰的拉多姆,1949年加入波兰统一工人党,1953年在华沙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成为该校哲学系讲师。50年代初,曾被视为波兰哲学界“红人”、 “斯大林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以深刻地批判基督教教会及其哲学,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观点而闻名,并出任波兰《哲学研究》杂志主编的职务。1955~1957年,主编面向波兰青年知识分子的周刊《为了纯洁》,该周刊致力于批判“新阶级”、党内官僚机构及其粗暴手段,影响较大,后被迫停刊。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问题的批判以及波兰的波兹南事件,动摇了柯拉柯夫斯基所称的虚假马克思主义信念,致使其学术活动发生了转折,开始把自己的理论旨趣确定为“理智的马克思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应由过去那种充当包罗万象、至善至美的“大全”体系转变为某种特定的态度、方法和范畴。自此之后,波兰思想界形成了强劲的、“非斯大林化”的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它时高时低,持续了近30年,主要代表为亚当?沙夫和柯拉柯夫斯基。后者那时把波兰照搬苏联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归咎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致使当时波兰领导人歌穆尔卡在波兰共产党八届二中全会上指责他“对修正主义向往,赢得了资产阶级报刊和托派报纸的重视”。因而,他被解除了《哲学研究》主编的职务。当时波兰哲学界指责他从“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滑向了“马克思主义修正主义”。从60年代起,他“成了波兰的实际上也是东欧的马克思主义最著名的和最直言不讳的领袖”,直至70年代,苏联及东欧国家把他当做“修正主义代表”加以抨击。1966年,柯拉柯夫斯基因在一次讲演中批评波兰当局,被开除出波兰统一工人党,并被指责为对当局抱有“颠覆性态度”。1968年3月,柯拉柯夫斯基被剥夺了在华沙大学的教职,列入当局整治的名单。70年代中,被允许离开祖国移居英国。自那时起,一直担任牛津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多所大学的教授或研究员,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全盘否定和批判,成为西方“马克思学”的代表之一。80年代末,重返祖国,对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解体大做文章,活跃于欧美思想论坛。先后出版30余部论著,发表大量论文,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三卷本的《马克思主义的主流-它的产生、发展和瓦解》。在中国出版的有:《柏拉图》、《宗教,如果没有上帝……》、 《形而上学的恐怖》和《马克思主义的主流》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3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