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漫瀚调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漫瀚调分类:【传统文化】 蒙古族民间歌曲。因源于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地区而得名,称“沙漠调”;又因是在蒙古族民间歌曲基础上吸收汉族民间歌曲特点而成,也称“蒙汉调”。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高原蒙古族、汉族杂居地区。曲调既有蒙古族鄂尔多斯民歌的特色,又有汉族民歌的音调,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①以蒙古族民歌韵味为主,揉和、吸收汉族民歌的诸因素,如《上房了一了》;②以汉族民歌音调为主,吸收、融合蒙古族民歌诸因素,如《海莲花》等;③兼有两族音乐和语言的特点,融合为完美的整体,如《达拉楞》、《珍珠玛瑙》等。 这是鄂尔多斯高原蒙汉杂居地区的独特歌种。旋律主要来自鄂尔多斯蒙古民歌,歌词用汉语按爬山调格式编成,在词曲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歌种。由于用汉语演唱,漫瀚调的旋律与原来的民歌稍有差异,但大多数都能从鄂尔多斯民歌中找到其原型。漫瀚调大都以汉语演唱,但有时蒙汉语混合使用,这体现了民族杂居区的文化特点,如《达拉楞》。从音乐结构上来看,有两种类型,即双句体、四句体。其常用的节拍为二拍子、四拍子,常用调式为羽、宫。在演唱时常用笛子、四胡、扬琴伴奏。有时在山野田间演唱,多在喜庆佳节时演唱。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