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道路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道路

分类:【中国民俗】

侗族多聚族而居,依山傍水是侗寨最显著的特征。进入侗寨,首先看到的是用山间青石板铺就的古道。这些石板路在村与村之间起着联络沟通的作用,宛转勾连而成贯穿乡间的交通网,同时也是侗族人民日常生活劳作所需,对侗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道路由各村落中的村民共同修建,逐渐连接而成整体。基本的道路修成以后,它的维护保养及延伸亦由村民完成,体现着质朴淳厚的民风。

道路是村民生活、生产必需的交通设施。回族对道路的修建也十分重视。洪水冲坏路面或因事故使路面遭到破坏后,村民自发或有组织地进行补修。架桥修路在回族看来是极大的“善功”,反之,若有人存心破坏道路的畅通,或为私利截断公共道路,就会遭到众人的谴责,甚至诅咒。

随着村落经济的发展,有些条件较好的村落,公共设施正趋于完善。阅览室、卫生所、夜校等,在回族村落中逐渐多了起来。

青海的道路设施历史上极为落后,村落的道路设施更是如此,道路往往是自然形成。由于人类居住生活活动和生产的需要,使得人们对道路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从而也形成了一些道路法则。青海是多山地区,因此道路一般有大路和小路之分。大路一般沿着山根修出来,供车辆行人用,路面较宽,也较平坦,是自然的土质路或是沙砾路,路两旁多栽有树木。小路多是崎岖的自然踩踏形成的羊肠小路,路面窄,一般不适于车辆运行,可缩短行程,但行走费力。每个村庄都有大路和小路,近几年,由于经济发展的要求,有些小路也被扩修成了大路。一些当年“打捷路”的小山路上也行驶起了汽车。青海多山,也多水。尤其长江、黄河沿线为了通行方便,要在水上架桥。有一种桥叫“闪桥”,即把钢索固定在河两岸的水泥大墩上,再在钢索上铺上木板,两边做上护栏,人走在上面整个桥一闪一闪的,故名“闪桥”。距离西宁最近的两座闪桥,是青藏线西宁到湟源公路黄草湾的。不管是大路、小路,还是各种桥梁,无不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方便,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正因为如此,道路最受到人们的关注,有种种禁忌来约束。如忌在路中间或两旁大小便,对道路不能肆意破坏,挖断或毁坏道路要受到舆论的谴责等。人们除了自觉保护道路而外,还要集体对道路进行修复。组织修复工作的一般是村干部,也有具有号召力、有威信的村民。农闲时节(尤其快到秋季收割打碾之时),约个时间,村民们相互转告,一听到召唤便自觉带上干粮和劳动工具,成群结队地去完成分给自己的任务。即使没有山地,秋收时用不到那条路的人也要去尽义务(主要指本队的人),否则,会受到公众的议论和舆论的谴责、鄙视。如果工程较大,各村还要宰杀一些牛羊,在工地上架锅做饭,集体用餐,场面是极热闹的。这种关系到每一个人利益的集体性劳动,关键是要有一个领头的,只要有人带头,往往会出现“一呼百应”的局面。青海还有一个奇观是在海西的盐桥,绵延几十公里都是用盐铺就的公路。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