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玩嘎拉哈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玩嘎拉哈分类:【传统文化】 满族传统游戏。流行东北、华北部分地区,多在姑娘和年轻媳妇中进行。嘎拉哈是猪腿骨和胫骨相连的一块骨头,经蒸煮去肉脱脂后即成。骨头四面有不同的形状,分别叫做耳、轮、里、背。把四枚放在一起,会有不同的组合,玩时根据这点计算分数;四枚子全相同时计40分,两两相同时计20分,三枚子相同时计15分,各各不同时计10分。过去北京汉族女孩子也玩这种游戏,称之“玩拐”,而且还有用羊身上同样的这块骨头玩的,称之“玩羊拐”。“羊拐”比“猪拐”小且质白。 满族传统游戏。嘎拉哈满语作“Gacuha”(背式骨),为猪羊后腿胫骨。六面形,其上下左右分别称作坑儿(勺儿)背儿(包儿),珍儿、轮儿(鬼儿)。玩法有二,一为抓,将嘎拉哈撒于炕上(或地下)手执鸡毛毽、或石球、或口袋(小布袋内装石子、谷粒、豆粒等)上抛。按一定规则抓起若干枚嘎拉哈,复将上抛物(毽、石球或布袋)等接住,以抓、接迅速准确为胜;二为“掷”或“抛”,将嘎拉哈置于地面或冰面,然后从一定距离外用手中的“码儿”(石片或嘎拉哈)击打,中者可赢得1至数枚。 满族传统游戏。是姑娘和年轻媳妇的一种娱乐活动。嘎拉哈是连接猪腿骨和胫骨的一块骨头,经蒸煮去肉脱脂即成。骨头四面不同的形状,分别叫做耳、轮、里、背。把四枚放在一起,会有不同的组合。玩时轮流投掷,四枚子全同者计40分,两两相同者计20分,三枚子相同者计15分,四枚子各不相同者计10分,分多者获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