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琴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琴论分类:【传统文化】 琴学论著。北宋成玉?撰。作者活动于徽宗政和间。是著收载于明蒋克谦《琴书大全》卷十《弹琴》中。文中对演奏姿势、指法运用、力度处理、曲目选择等问题皆有详细解说,而更重要的是阐发了作者的音乐美学思想。成氏注重风格技巧的适度处理,反对偏于一端。如论指法,认为遒劲、懦弱皆不足取,“惟优游自得,不为来去所窘,乃为合道”。演奏时,须“淡静有度,飘扬合节乃妙”。故抚琴者须勤学苦练和内心领悟,“如参禅,岁月磨炼,瞥然省悟,则无所不通,…至于未悟,虽用力寻求,终无妙处”。既悟之后,便可进入一种“造微入玄”、“心手俱忘”、“自在无碍”、“自然冲融”的最高境界。其中内在精神尤为重要,“琴中巧拙,在于用工,至于风韵,则出人气宇,要知其优劣,正如郑都官、李太白作诗”。成氏还反对盲从古谱,指出:历代琴家“皆规模古意为新曲,迄今千载矣。古曲罕得,世俗所传,杳无明调,至律有不协,声韵繁乱,自当删除,岂可蔽于一曲哉?”批评了琴学中的泥古倾向。文中还述及当时京师、两浙、江西等不同琴派的风格特点,可见浙派在北宋已有,且居领先地位。此著对研究古代抚琴技巧、琴学流派、音乐美学等皆有重要价值。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