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罗钦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罗钦顺分类:【文化精萃】 明思想家。字允升,号整庵。泰和(今江西泰和)人。弘治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升南京国子司业。正德年间,被刘谨夺职为民。刘谨被诛后复官。嘉靖时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后辞官居乡,潜心学问。早年虽“从守章句,不过为利禄谋尔”。至40岁才“慨然有志于道”。(《困知记?自序》)曾笃信过佛教,后断然舍弃,专力于格物之学,并多次与心学大家王守仁辩论。所著《困知记》认为“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认为气是宇宙万物的根本,“理”是“气”运动变化的一定条理秩序,“初非别有一物,依于气而立,附于气以行也”。反对朱熹“理与气是二物”和王守仁“天地万物皆吾心之变化”的观点,但接受程朱学派“理一万殊”之说,认为“人犹物也,我犹人也,其理容有二哉?然形质既具,则其分不能不殊;分殊故各私其身,理一故皆备于我。在理欲之辨上,他还反对程朱、陆九渊一概视人欲为恶的说法。认为人欲也出于人的本性,说“人之有欲,固出于天”,恶乃是人“恣情纵欲而不知反”所致,有节制的、合理的人欲,不会产生恶,也不必弃掉,“欲与喜怒哀乐,皆性之所有者,喜怒哀乐又可去乎?”肯定正常的物质和精神要求。倡导“尽心知性”、“容理尽性”的道德修养论,在为学方法上,批判禅学的“顿悟”。认为“夫学者之事,则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著作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