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老子想尔注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老子想尔注

分类:【传统文化】

道教书名。《道德经》的注释本。此书为清末敦煌石窟发现的秘籍,后被伯希和盗去,现原件存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院。存本从第3章“则民不争”句开始,至道经上终,共34章有余,为较完全的《老子》道经本。据近人考证,可定为六朝人抄本。这是一部借题发挥的宗教典籍,混杂儒道神仙学说。书中阐发原始道教教义处甚多,相传为东汉末道教创始人张陵假借《老子》以宣传道教的一部著述。“道教”一词,以此书出现最早。为研究早期道教教义重要资料。

道教早期经典。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外传》、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载为张道陵所作。《传授经戒仪注诀》等道书题“系师(张鲁)想尔”,并列为道门必读经典。近代学者考证多以为张鲁所作。分上下二卷,唐宋以后佚失。清代于敦煌莫高窟发现六朝写本《老子道经想尔注》残卷,原件被英国人斯坦因掠走,现藏伦敦博物馆。今人饶宗颐将敦煌残卷连写的经文和注,按章分别录出,著作《老子想尔注校笺》。《想尔注》为注解《老子》之作,颇多发挥,兼有《太平经》和河上公《老子章句》的思想。以“道”为天地万物及治国养生之本,明确提出“道”即“一”,“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的神学思想。教人信行真道,演真涤除邪文,而将“五经”及“众书传记”斥为半邪和邪文,反对淫祀。重视生道,认为“生,道之别体也”,“行道者生,失道者死”。“不知长生之道,身皆尸行耳”。体现其对“长生”追求的神仙信仰。提出要信道守诫,“欲求仙寿天福,要在信道”。“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人不行诫守道,道去则死”。指出“道人当日重精神,清静为本”。以“清静”为养生修道始终贯通的重要教义。提出“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的宗教道德观,劝道民要行善积功,以保精神。指出仙士道人当与俗人异。宣扬人君治国亦当务修道德,以致太平的社会政治思想。全注以“道”为最高信仰,以“生”为追求,体现了道教思想特色。为研究早期道教史和道教思想源流的重要资料。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3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