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萧统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萧统

分类:【传统文化】

即昭明太子。南朝梁贵胄,文学家。字德施,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梁武帝长子,武帝天监元年(502)立为太子。性聪睿,崇佛教。31岁病逝,未及登位,谥昭明。博览群书,雅好文学。反对当时盛行的绮丽文风,主张文质并重。曾召集文人学士编成我国最早的一部古代诗文集,世称《昭明文选》,对后世文学影响甚大。善为诗文,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昭明太子集》。

南朝梁文学家。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梁武帝长子。武帝天监元年(502),年仅二岁,被立为太子。幼聪睿,遍读儒家经典,及长,参与朝政。为人宽和容众,性素爱民,每闻远近百姓赋役勤苦,辄敛容变色。好引纳才学之士,常与学士商榷古今,著述文章,后以游池溺水得疾,未及即位而卒。年仅三十一岁。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善诗赋文章,曾广集古今书籍三万余卷,其盛况为晋宋以来所无。编撰《文选》三十卷,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为标准,选录了自周秦至南朝齐梁时期文学作品约七百余篇,其中包括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代诗文选集。唐以后把它作为学习文学的教科书,杜甫曾教育其子要“熟精文选理”(《武宗生日》)。该书古今中外,流传极广,经世不衰,在继承古代文化传统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后世文学创作颇有影响。又曾为陶渊明编集作序,对其诗歌及人品评价甚高,使人们对陶渊明及作品有了新的认识。另撰集古今典诰文言为《正序》十卷,五言诗《英华集》二十卷,《隋志》均有著录,今不存。在文学理论上,他主张文学要文质并重,认为文章应“丽而不浮,典而不野”,与萧纲的绮丽文学的主张截然不同。原有集二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校有《昭明太子文集》,收入《四部丛刊》中。《梁书》、《南史》有传。

南朝梁宗室。字德施,小字维摩,梁武帝长子,母丁贵嫔。天监元年 (502),立为皇太子。太子生而聪慧,3岁受 《诗经》、《论语》,5岁遍读《五经》,9岁听讲《孝经》,尽通大义。12岁于内省替狱官判罪,凡犯人判刑罪以上者,均判杖50。有司将此事告知武帝,武帝笑而从之。自此多次让他听讼,如有想宽纵的犯人,就使太子判决。天监十四年 (515),武帝临太极殿为太子举行冠礼。他姿容漂亮,举止雅善,读书数行并下,过目不忘。每次游宴之余、赋诗作?,皆一气呵成。武帝信奉佛教。亲自讲说。太子也素信三宝,遍览众经。他服御朴素,膳不兼肉,欲以节俭为天下表率。普通七年 (526),母亲得病,太子朝夕侍疾,衣不解带。及母死,他悲哭减食,本来腰带十围,至此减削过半。人们看见他的身影都为之落泪。太子加元服后,武帝让他处理政务。他明于事理,凡发现奏章中有谬误巧妄者,都能立即辩析,徐令改正,没有处罚过一人。他平断刑狱,也多所全宥,天下称仁。太子亦招纳才学之士,讨论典籍,商榷古今,继以文章著述,率以为常。当时东宫藏书近三万卷,名流并集,乃晋、宋以来文学最为鼎盛的场所。中大通三年 (531),太子游后池,乘舟摘荷花,姬人荡舟,他不幸落水得病而死。武帝失声痛哭,谥曰昭明。昭明太子主持编纂文集20卷,《正序》 10卷,《文章英华》20卷,《文选》30卷。其中 《文选》 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章总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