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郑和航海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郑和航海图分类:【传统文化】 海图。原称《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郑和,本姓马,小名,三保(“保”一作“宝”),云南人,回族。从燕王朱棣(即明成祖)起兵有功,赐姓郑,任内宫太监,时称三保太监。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间7次(一说8次)率船队下西洋,经30余国,远达红海海口、非洲东岸及伊斯兰教圣地麦加,为世界远程航海史上之创举,较哥伦布、达?迦马等航行早半世纪多。航海图系统最为完备,分20图,40面,合而为横条形图。绘示航线所经地名方位、岛屿、礁石、浅滩及主要针路。针路记载开船地点、航向、航程、停泊处等。航向系记罗盘针位,航程以更计算。记载地名500余。图较准确。载明人茅元仪《武备志》第240卷。1961年中华书局出版向达整理《郑和航海图》。 古地图。原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即明郑和所访西洋诸国及其航行路线图,载于明茅元仪《武备志》第240卷。该图以南京为起点,沿中国海岸进入南海、印度洋,直到非洲东岸,详细绘出郑和出使西洋所经各地的地理方位、航程、港口、停泊地点以及暗礁、浅滩等,涉及地名500多个,其中外国地名300多个,并注明了航程、航线和从南京到苏门答腊以罗盘指示方向的针路。全图包括“航海图”20页、“过洋牵星图”2页(原图1页,即2面),为我国最早的一份远洋航海图,也是研究16世纪以前中西交通史的重要资料。新中国成立后,向达曾集中中外版本和研究成果加以整理,196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了单行本,并附有地名注释。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