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黎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黎锦

分类:【传统文化】

海南黎族的织锦工艺品。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历代进贡朝廷的珍品。用古老的踞织腰机、综杆提花、断纬织彩,也有经丝先经扎染花纹,再织纬及夹织鸟雀羽毛作局部装饰的。地区不同,纹饰各异。五指山地区多用人物纹,象征人丁兴旺;琼中一带常用甘工鸟纹,象征幸福;通什多用动物纹;高峰地区则多用几何纹。多以野草和树皮为染料,以棕、黑为基本色调,青、红、白、蓝、黄等色相间。织工细腻,图案精美,线条简炼,富于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和夸张幻想的浪漫色彩。多制作成筒裙、摇兜、崖被或服装边饰。现通什布有织锦工艺研究所,专门从事黎锦的挖掘、整理和创作设计工作。

海南黎族传统工艺品,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织工细腻,图案简单。黎锦纺织工具简单,仅用几条木板和竹扎,纺织时,织工伸出双脚,把木制的纺织扎架拉直,双手拿着织针,在平行的棉纱线上穿梭推拉。由于艺术情趣和生活习俗的不同,黎锦花纹也千姿百态,如白沙县黎族的黎锦以白色棉纱线为底,采用红、绿、黄等花线配色,图案多为持弓带箭的勇士、青山绿水和龙飞凤舞;东方县的美孚黎用白、青、红等彩线织出百鸟争鸣、蜂飞蝶舞的图案;乐东县的黎锦则以白色丝线为底,选用红、黑、绿等线配色,图案多为围猎、耕作、禽兽或日月星辰。黎锦品种有筒裙、头巾、腰带、挎包等,各种图案有100多种,构图巧妙,线条简练,不仅有浓郁的民族气息,而且富于夸张幻想的浪漫色彩。

黎族的传统民间手工艺品。由妇女用棉、丝手工交织而成。早在宋代,黎族妇女便将通过与汉人交换得来的彩色绸缎拆取色丝,间以当地的棉纱线,挑织成“单”、“幕”等纺织品。宋以后,“黎单”、“黎幕”的织造更加精巧绚丽,被称之为“黎锦”。现在的黎锦,多用棉纱经错纱、配色、综线、法花等工序精心织制而成。图案有人物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等。图案富于想象,多以黑色作底,上配红、黄、棕、白等色,色调深沉雅致。多用来作妇女的筒裙、头巾等。

黎族纺织工艺。流行于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以双面绣工艺为特点。主要绣于由五幅布裁缝成衫(俗称贯头衣)的女衣两侧,称“花侧花”。白布底色,以双面穿针牵线,精工细绣。习用毛边作正面,正反均可穿着。花纹有狩猎纹、三宫图纹和龙纹等。造型别致,方形骨架结构,用几何形表现抽象化形体。以棕色为主,间用浅黄、粉绿、粉红等色。花纹沿边嵌黑色,使色彩更为丰富和具有装饰效果。其精致艳丽可与苏州双面绣媲美。

黎锦是黎族民间一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它由木棉纱纺织而成。黎族妇女精于纺织,对于木棉的纺织尤为擅长。早在宋代以前,甚至在春秋时期,黎族妇女就会纺纱织布,她们织出的彩色床单,特别是“崖州被”,远销中原,成为当时宫廷的贡品。黎锦的生产是经过纺、织、染、绣四道工艺来实现的,这也是黎族显著的民族特色。妇女们用简单的纺织工具织出有精美花纹图案的黎锦、黎单、筒裙、头巾、花带等。其花纹线条是运用直线、平行线、方形、三角形等,构成富有装饰风格的多种奇花异草、飞禽走兽和人物图案。主要图案有“渔猎农耕图”、“祭祀图”、“丰收图”和“婚礼图”等,色彩一般是红、黄、黑、白等几种,配色协调,精致新颖。

黎族龙被 (王静 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