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傅山草书诗轴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傅山草书诗轴

清。纸本。纵256.7厘米,横56.7厘米。上海博物馆藏。傅山(万历三十四年—康熙二十三年,即公元1606—1684年),初名鼎臣,后改名山,初字青竹,后改青主,又字仁仲,或别署曰公之它,亦曰石道人,曰啬庐,曰随历,曰六持,曰丹崖翁、丹崖子,曰浊堂老人,曰青年庵主,不夜庵老人,曰傅侨山、侨山、侨黄山、侨黄老人、侨黄之人,曰朱衣道人、傅道人、傅子,又称老蘖禅,一名真山,或署侨黄真山,又曰五峰道人,曰龙池道人,曰龙池闻道下士,曰观花翁,曰大笑下士。山西阳曲人,年轻时曾参与东林和阉党之间的斗争,明亡后穿朱衣,饮苦酒,居土室。读书过目成诵,博通经史、诸子和佛道之学,又精医学术。工书画,书法师从钟、王、颜、米,兼收王铎诸人之长,于篆、隶、楷、行、草均能自立门户,行、草书更负盛誉,别具一格。曾提出“四宁四毋”之说。“四宁四毋”即:“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率真毋安排。”入清后隐居不出,康熙十八年,清廷特设博学鸿词科,傅氏拒不应召入京城,终以老病放还,授与中书舍人,又以老病推辞。清王士祯《池北偶谈》称“山工分隶及金石篆刻。”清全祖望《鲒埼亭集》云:“先生工书,自大小篆隶以下无不精,尝自论其书曰:弱冠学晋唐人楷法,皆不能肖,及得松雪、香山墨迹,爱其圆转流丽,稍临之,则遂乱真矣。”传世作品有《江深草阁图轴》(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断崖飞帆图轴》(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山水册》(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著有《霜红龛集》。《清史稿》卷五○一有传。此幅草书诗:“早起非真健,研头枕似杈。空心微乞酒,不寐总仇茶。脆妒经霜棘,凉怜带月瓜。掀窗试眼镜,破句入楞伽。”下款署“傅山”。计3行52字。草书字体起伏不大,笔势矫健流畅,笔画之间留空透气,实中见虚,有肉有骨,婀娜多姿,结构随势,自然率真而严谨,是傅山的精心之作。


傅山草书诗轴

清。绢本。纵202.7厘米,横44厘米。江苏省南京博物院藏。傅山(见《傅山草书诗轴》条目)书。此幅诗云:“右军大醉舞蒸豪,颠倒青篱白绵袍,满眼师宜欺老辈,遥遥何处落鸿毛。”下款署“山”,钤白文<傅山私印〉。书体不囿成法,时出新意,笔力清劲,如“袍”字末笔所形成的锐角,骨力内含,柔中见刚,圆活劲健,笔势险奇回旋,生动豁朗,字体舒展,字、行疏密有致,充分体现了傅山书法融会贯通的高深艺术功力。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