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劳动卫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劳动卫生劳动卫生劳动卫生又称“生产卫生”。在工农业生产和其他职业活动中为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预防职业病所采取的各种卫生措施。如在生产场所安装通风、取暖、降温、除尘、排毒设备,供给个人防护用品,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和职业病防治观察等。 劳动卫生卫生防疫的重要内容。1877年在成都创办四川机器局,开始兴办近代工业。直到1949年,职工劳动卫生也无有效的行政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建立专业防治机构,各地(市、州) 均建立地方工业职业病监督机构,对全省全民厂矿逐一进行调查。1985年~1986年完成县以上5540个全民厂矿企业和308万职工的调查,查清受尘毒危害的职工109万人,占生产工人的48.9%,其中接触粉尘的43万多人,接触物理因素的30余万人,接触生物因素和其他因素危害的6000多人。建立职业病防治研究机构,1965年四川省工业卫生研究所成立,1976年四川医学院首先在高等医药院校兴办附属职业病防治院,1980年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建立,一些大型企业职工医院设有职业病科。1994年全省生产环境监测合格率73.84%,全国平均68.25%,最高的广东78.81%;全省职工接触有害作业的比例为3.06%,全国平均数3.26%; 职业病检出率0.45%,全国平均数0.48%。1994年全省职业病新发病人中粉尘仍占第一位,占87.32%; 化学因素上升为第二位,占10.42%。 劳动卫生亦称“生产卫生”。指国家为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健康,防止、消除职业病和职业中毒而规定的各种法律规范。主要包括各种生产卫生、医疗预防、健康检查等措施的规定。我国关于劳动卫生方面的法令,除了在《工厂安全卫生规程》中有一般的规定外,还有《关于防止厂矿企业中矽尘危害的决定》、《关于防止沥青中毒办法》以及《工业企业设计暂行卫生标准》、《关于加强厂矿企业防尘防毒工作的报告》等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