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垄断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垄断longduan

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或经济组织独占生产和市场,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实行的一种联合。又译独占。它是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和最本质的经济特征。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引起垄断,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成长起来的。竞争作为一种强制力量,迫使资本家通过剩余价值资本化不断地扩大资本。同时,在竞争中大企业吞并和排挤中小企业,造成生产集中。当生产集中发展到一个部门已被少数大企业所控制的阶段,必然会形成垄断。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已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尽管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占据统治地位,但是从自由竞争中生长起来的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组织与局外企业之间,都存在尖锐和激烈的竞争。垄断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而是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更加激化。垄断资本已无法驾驭它所造成的巨大生产力,这就为从资本主义向更高级的社会主义制度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并提供了强大动力。

垄断

又称“独占”。指帝国主义国家中,少数大企业或若干企业的联合,控制某种(些)商品的大部分生产和销售以获得垄断利润。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引起垄断。垄断代替自由竞争,但不可能消灭竞争,反而使竞争具有更加残酷和尖锐的性质。

垄断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垄断是指对市场的控制,它使控制者有可能获得高于正常盈利水平的垄断收益。垄断的存在会大大降低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效率,使整个经济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垄断可分为垄断状态和垄断行为两个层面。具有垄断状态是产生垄断行为的条件,但具有垄断状态并不一定就会有垄断行为。所以,当我们说垄断时所关注的主要是垄断行为。在一些行业,如电信、供电、供水等行业中,大规模生产可以降低单位成本,提高收益,即存在着规模经济。在规模经济显著的行业,特别容易形成垄断,这就是所谓的自然垄断。而一旦某个公司占领了一定的市场,实现了规模经济,有了垄断优势,就可能并且易于实施垄断行为,阻碍潜在竞争者的进入。因为新进入该行业的公司由于生产达不到一定的规模,成本会远远高于大公司,难以与大公司展开竞争。在自然垄断的情况下,垄断者凭借自身的垄断优势,往往使产品的价格和产出水平偏离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的要求,从而影响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经济的作用,降低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为此,需要政府部门通过自己生产或对市场垄断进行管制来达到一个更有效率的产出。
垄断的出现,或者说竞争的减弱,从长期来看,必然引起价格上涨和产量减少。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没有外部竞争的压力,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效率会下降。同时,垄断者为了维持较高的垄断价格,常常限制产量,这使消费者处于受损的地位。另外,垄断价格是一种扭曲的市场价格,它给稀缺资源的流动以错误的信号,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垄断会降低经济效率、妨碍创新、产生压迫与剥削、损害社会大众的利益。效率下降、创新迟缓,将阻碍经济增长;压迫与剥削、大众利益受损,将导致社会不公平。自由竞争的市场制度本身无力消除垄断,自由竞争本身孕育着垄断。要消除垄断,保护竞争,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本身得到解决,从而需要政府的管理。


垄断

1.垄断的形成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是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基本完成于20世纪初。当时,电力和内燃机等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使社会生产力又有了很大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因之发生的巨大矛盾,使经济危机频繁爆发。这些都促使生产和资本加速地集中,并逐渐使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垄断在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开始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资本主义遵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了垄断阶段,“资本主义转化为帝国主义”。
垄断是从生产集中产生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一直存在着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趋势。这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不断涌现出各种大型的高效率的机器设备。这既为大生产提供了可能,也对大生产提出了要求,因为这些技术装备只有在大企业中才能加以推广和利用。另一方面,除追逐利润外,自由竞争也在迫使资本家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获得规模效益,以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竞争的一般趋势总是大企业战胜小企业,大资本吞食或控制小资本。因此,伴随着生产扩大而来的必然是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资本主义生产扩大的过程,同时也就是生产不断集中的过程。而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
所谓垄断,是把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的大部分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极少数大资本家,为了规定垄断价格、控制原料来源和销售市场,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达成协议而实现同盟和联合。
垄断只有在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经过漫长的过程达到很高程度时才会产生,因为只有这时才具备了垄断的条件和必要性:(1)当一个部门的生产和资本已经高度集中时,就会使竞争遇到严重的困难和阻碍。这时,不但这些部门原有的许多中小企业已很难与少数大企业进行较量,从而不得不处于受支配的地位,而且还会使新的企业很难建立和挤入这些部门。(2)由于企业规模空前扩大,除了使竞争更加困难之外,还增大了竞争的破坏性和危险性。少数大企业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常常互相让步,暂时妥协,达成一定的协议来共同瓜分市场和原料来源。同时,由于大企业的数目很少,它们之间达成妥协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了(3)由于大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一般都大大高于中小企业,再加上攫取更大利润的贪欲,使这些企业决不会满足于资本的平均利润和一般的超额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少数大企业联合起来操纵商品的生产和销售,通过规定垄断价格来赚取最大限度的利润,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
所以,当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便会从自由竞争中自然而然地生长出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趋势。
2.垄断组织的基本形式
垄断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组织形式来实现的。垄断的组织形式在各个国家和各个时期不尽相同。比较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如下几种:
(1)卡特尔。这是生产同类商品的资本主义企业之间所建立的垄断联盟。参加卡特尔的企业仍然是各自独立的,它们经过协议来划分销售市场,规定商品的产量和各自占有的份额,规定统一的标准价格,等等。这种垄断形式在过去的德国最为流行,所以德国曾被称为卡特尔的国家。
(2)辛迪加。也是同一生产部门资本主义企业之间建立的垄断联盟。它与卡特尔的不同之处在于,参加辛迪加的企业签有共同销售产品和采购原料的协定。因此,参加辛迪加的企业虽然在生产上和法律上仍然是独立的,但在商业上却已失去了独立性,它们的产品销售和原料采购都按事先协定的份额由辛迪加建立一定的组织机构来统一办理。这使辛迪加较之卡特尔更为稳定,因为参加辛迪加的企业之间结合得更为紧密了,各自又与市场脱离了直接的联系,一旦参加了辛迪加就很难退出。这种垄断形式过去最流行的地区是法国。
(3)托拉斯。这是一种更为高级的垄断形式。它是由许多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联合组成的大垄断企业。参加托拉斯的企业在生产上和法律上都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成了联合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托拉斯作为一个独立的企业,由董事会来进行统一的经营和管理。美国一直是托拉斯最为流行的国家。
(4)康采恩。是出现较晚但更为复杂的一种垄断形式。它是以一两个实力雄厚的垄断企业(有的是大工业企业,有的是大银行)为核心,把许多不同部门的企业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企业集团。核心企业通过收买股票、人事参与和财务控制等等办法把参加康采恩的其他企业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它的产生说明,垄断已经突破了生产部门的界限,无论就其深度或广度来说,都大大向前跨进了一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康采恩也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
企业联合起来实行垄断的目的是要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垄断地位而获取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组织攫取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是它所规定的垄断价格。垄断价格就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地位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所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垄断利润的市场价格。
垄断价格有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一般情况下,垄断组织在出售自己的商品时实行垄断高价,即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垄断组织在收购非垄断组织所生产的原材料时实行垄断低价,即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这两种价格之所以能够实行并长期维持,是因为垄断组织控制了商品的生产和销售,从而妨碍了自由竞争,使社会范围内的剩余价值作了有利于垄断组织的再分配。

垄断Monopoly

一种企业合并组织。在这种组织内,一个公司控制着某一行业商品的生产和销售。严格说来,美国没有垄断组织,因为多数所谓垄断行业都有两家或几家大公司。这种组织更准确的名称应该是少数制造商对市场的控制。然而,从生产、劳资关系、销售、价格、广告、分配等经济方面来考虑,垄断的状况可以说是存在的。存在垄断状况的重要行业有汽车工业、制铝工业、卷烟业、电影业、电子工业、电话业、电报业和石油工业。垄断组织的形式有合伙经营、托拉斯、控股公司和连锁董事会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