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夷白斋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夷白斋稿诗文别集。元人陈基(1314—1370)撰。三十五卷,外集一卷,补遗一卷。基字敬初,临海(今属浙江)人。至正中以荐授经筵检讨,尝为人草谏章,几获罪。引避归。张士诚据吴,用为学士,书檄多出其手。明初朱元璋召修元史,赐金而还。以其舍“夷白斋”名集。最初成书于至正末。集中收古今体诗四百二十余首,收文一百七十余篇。基受业于黄溍之门,所作诗文皆有法度。诗以寄景抒情、送别怀人居多。淡雅婉曲,多抒发怀才不遇之苦闷心情。其文以记、序居多,不尚华美。有民国二十五年(1936)上海涵芬楼据明抄本影印本为通行本。另有《四库全书》和《四部丛刊》本。 《夷白斋稿》35卷,外集1卷。收诗歌和散文。其文笔姿洒脱,雍容闲雅,较有特色。《四库全书》本。 《夷白斋稿》35卷,外集1卷,补遗1卷,附胡文楷撰校勘记1卷。《四部丛刊三编》本。 夷白斋稿三十五卷。《外集》一卷。元陈基(1314—1370)撰。基字敬初。临海(今属浙江)人。至正中,以荐授经筵检讨。曾为人起草谏章,几乎获罪。张士诚据平江(今属江苏),引为学士。书檄多出其手。明初受太祖召预修《元史》。基受业于黄溍,“所作诗文,皆操纵驰骋,而自有雍容揖让之度,能不失其师传。”(《四库全书总目》)其寓舍有夷白斋,故以名其集。集内共诗十一卷,文二十四卷。外集诗文合一卷。有明抄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三编》本、《四库全书》本、清抄本(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明弘治八年(1495)张习刻本(藏于北京图书馆)题名《夷白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