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孔望山摩崖造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孔望山摩崖造像

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南2公里孔望山。摩崖造像在山的西南部,108个造像分布在长15.6米、高9.7米的山崖上,依山崖的自然形势雕成,内容多与佛教有关,主题为释迦牟尼的本生故事和本行故事,如舍身饲虎图、涅盘图及佛的立像、坐像等。这些造像最高的达1.54米,最小的仅10厘米。关于造像的时代有不同意见,部分专家认为是东汉,因此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石窟艺术雕刻。另有专家认为这些造像虽有汉代特色,但雕造时间可能要稍晚一些。摩崖造像附近有一大型圆雕石象,气魄雄伟,风格古朴,并刻有手持钩鞭,脚带镣铐的象奴。这批造像对研究我国佛教史和艺术史具有重要意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孔望山摩崖造像

孔望山位于连云港市锦屏山的东北,新浦以南5里。摩崖造像高约129米,在山的西南部,依山崖的自然形势雕成。共有108尊人像,最大的人像高1.54米,最小的人头像仅10厘米。内容有饮宴图、叠罗汉图,还有佛教的涅盘图、舍身施虎图及佛像、菩萨弟子、力士和供养人构成整个画面,是一组东汉摩崖佛教艺术造像,为中国最早的石窟寺艺术雕刻。国务院1988年1月将其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摩崖画像东侧约70米处,有一石雕大象,略大于真象, 长鼻巨牙、卷尾粗足,上刻有一身着丁字形头饰的象奴,手执钩鞭,脚戴镣铐,右书“象石”二字。南侧约150米处,有一圆雕石蟾蜍。这两座石雕,特别是石象,气势雄伟,造型精美。
经鉴定,摩崖画像比敦煌莫高窟壁画早200多年,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佛像石刻。
单位:南京市中山陵园管委会 邮编:210008
电话:86-25-84446111

孔望山摩崖造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早期含佛教内容的摩崖造像。位于云台山风景名胜区西南部,孔望山西南麓,北距连云港市区2公里。传因孔子登临观海而得名。有“神州第一窟”之称。造像就山势高低凿成,分布在东西长15.6米、高9.7米的山崖上,共108尊人物造像,最大者高1.54米,最小者仅10厘米。有宴饮图、迭罗汉图、佛祖涅槃图、舍身饲虎图、释迦牟尼本生故事等。所绘人物肖像各具神态,雕刻技法大部分属汉画像石中“拟浮雕”一类。人物浮起,以粗率劲直的线条凿出面孔、手脚、衣褶等凸现部分,风格浑厚朴实。宴饮像则属“拟绘画”一类,精镂细凿,线条飘逸有致,堪称后世“白描”楷模。造像东侧还有大型圆雕石象和石蟾蜍。石象长鼻巨牙,尾卷足粗,上刻一“丁”字形头饰的象奴,手持钩鞭,脚带镣铐,右书“象石”二字,为我国现存汉代兽雕中的庞然大物。画像东另有龙洞石刻。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