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斜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斜领xiélǐng服装领式之一。制为长条,下连衣襟,左右各一,着时两相交叉叠压,呈斜线型,故名。先秦时期的深衣之领即用此式。入汉以后多用于儒服。魏晋南北朝时,因圆领的流行,其式渐微。唐代以后复用于士子、僧侣之服,以区别官服上的圆领及盘领。隋江总《杂曲》:“但愿私情赐斜领,不愿傍人相比并。”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圣姑庙》:“流苏荡遥吹,斜领生轻尘。”陈去疾《采莲曲》:“棹响清潭见斜领,双鸳何事亦相猜。”《文献通考》卷一三○:“《张良传》:有父衣褐至良所。师古曰:褐,制若裘,今道士所服者是也。裘即如今之道服也。斜领交裾,与今长背子略同。” 斜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