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湖南的侗族凉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湖南的侗族凉亭又称路亭。凉亭、鼓楼与风雨桥被誉为侗族建筑的“三宝”。凉亭多建于山坳、路边、田野,以供来往行人或工余歇息、乘凉之用。一般为纯木结构,结构简单。平面多为方形,三方设栅栏,内设长凳和独座的木团,不封板壁。单间为4柱或8柱,双间12柱、三间16柱梁架构成,上盖瓦。正梁或镶上彩画,并记载建造年月、善男信女捐的钱财数量等文字。侗族热心公益,亭内多挂有草鞋无偿供人替换。春冬季节,还为行人生火取暖。有的凉亭还写上修建序言。亭旁一般都掘有水井,备有葫芦瓢供行人解渴。缺水时,常有人挑送茶水。侗族凉亭在湖南侗族生活区均有保存,其中以通道侗族自治县分布最广。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