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皂隶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皂隶巾zàolìjīn也称“平顶巾”。明代皂隶所戴头巾。明洪武三年始为圆顶;翌年改成平顶,前后高低不一,正中有折,两侧缀以黑色流苏,或插鸟羽。取式于元代卿大夫之冠,用其做诸衙门皂隶、公使掾史、令史、书吏等的冠帽,以示侮辱。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卷二六:“白英先以平顶巾执工簿,立于旁。”王圻《三才图会·衣服一》:“(皂隶巾)其顶前后颇有轩轾,左右以皂线结为流苏,或插鸟羽为饰,此贱役者之服也。相传胡元时为卿大夫之冠,高皇以冠隶人示绌辱之意云。”《明史·舆服志三》:“皂隶公人冠服。洪武三年定,皂隶,圆顶巾,皂衣。四年定,皂隶公使人,皂盘领衫,平顶巾,白褡䙏,带锡牌。” 皂隶巾(明王圻《三才图会》) 皂隶巾即平顶巾,明代皂隶、公使、各衙门掾使、令史、书吏等贱役者服用的一种头巾。形制为,着时较低,不覆额;其顶前后颇有轩轾,左右以皂线结为流苏,或插鸟羽为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