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城市的发展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中国城市的发展Zhongguo chengshi de fazhan我国城市的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奴隶社会,我国的黄河流域就出现了作为行政、宗教、商业、军事中心的城市。进入封建社会,城市数量和规模都有较大发展,如西晋时的洛阳、隋唐时的长安,人口都达到百万左右。我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市区规划和建设,在国际上曾享盛名。近代,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我国城市具有明显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城乡对立日益加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我国城市性质起了根本变化,城市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其主要特点是:❶中国城市化道路历尽曲折,80年代城市数量发展加快。50年代初期我国城镇发展曾出现过一次高峰。1949年我国设市的城市只有157个,到1960年,城市达到199个,其中特大城市9个。但从60年代至70年代末的20年间,城市发展出现“休眠”或倒退现象,如1965年,我国设市的城市竟从199个减少为171个,镇的数量比50年代初减少了一半。1978年以后,我国城市发展出现了第二次高潮。如1985年比1980年,城市数目增长45.3%,2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增加31个,20万以下人口的小城市增加70个,占增加城市的70%。1989年底,我国设市城市增至450个,其中直辖市3个,地级市185个,县级市262个。建制镇增加到10 000多个。发展之快,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