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耳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耳珰妇女首饰。刘熙《释名·释首饰》: “穿耳施珠曰珰。此本出于蛮夷所为也。……今中国人效之耳。”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腰若流纨素,耳着明月珰 。” 耳珰ěrdāng妇女耳饰。用琉璃珠玉、金银等透明晶莹的材料制成圆筒状,中间收缩,两端或一端宽大,呈喇叭口型,中心贯有孔,以便系戴。秦汉以后较为流行。《后汉书·舆服志下》:“太皇太后入庙服……簪珥。珥,耳珰垂珠也。”《新唐书·礼乐志第十一》:“舞者二人,黄袍袖,练襦,五色绦带,金铜耳珰;赤靴。”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女饰》:“耳饰在妇人,大曰环,小曰耳塞;在女曰坠,古之所谓耳珰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