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重本抑末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219 重本抑末

亦称重农抑商或强本弱末。中国历史上关于主张重视农业而轻视或限制工、商业的经济思想。“本”指农业,“末”指商业和手工业。先秦的思想家李悝、商鞅、荀况等,把农业视为衣食之源,是充裕财政收入的源泉,是取得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主张以农为本。他们认为,“雕文刻镂”一类奢侈品的生产和流通为末业。他们重农轻商,但并不否定工商业的社会职能。商鞅认为,商与农、工为国家不可缺少的三种功能,为社会所必需。但他们认为商业不创造财富,如果听任它们过度发展,侵占农业劳动力,势必影响农业的发展。为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国家必须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在政治和经济上采取各种措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使“末技游食之民”尽量回到农业中去,以保证大多数人致力于农业生产。该思想对巩固封建制度起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消极作用日益突出。唐宋以后,特别到了近代,批判和反对抑商的观点渐多。

重本抑末

战国时期商鞅、《管子》作者和荀子等把业农包括家庭纺织业称之为“本”,把奢侈品生产和流通称之为“末”。从韩非以后“末”大体上成为工商业的通称。认为重视前者,必须限制后者,以保证农业生产部门的劳动力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参见“重农抑商”。

重本抑末promoting fundamental and containing accidental

中国历史上重农抑商的政策。《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这里说的“本”是指农业;“末”是指商业,但也有把“末”的概念扩大为工商业。秦汉以后历代王朝推行重本抑末政策,一方面重视农业,一方面限制商业。限制商业的目的是遏阻商人势力的发展,以缓和商人与封建地主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为了防止农民的弃农经商,从而稳定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在历代王朝实行重本抑末政策时,统治阶级中对重农很少分歧,对抑商则有程度上的差别,甚至有些人反对抑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3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