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阳刚阴柔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阳刚阴柔清代姚鼐关于散文风格美的一种理论概括。“阳刚阴柔”说是对桐城派古文家在散文风格美学理论方面的总结。文章风格的区分,开始于刘勰的《文心雕龙·体性》,以后的文论家也有论述,而姚鼐则把它归结为“阳刚”和“阴柔”两大类。姚鼐在《复鲁絜非书》中说;“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文中还用一系列的形象比喻说明这两种风格美及其在语言艺术上的特色,属于阳刚一类的,如掣电流虹,喷薄出之,以雄伟劲直为尚:属于阴柔一类的,如烟云舒卷,蕴藉出之,以温深徐婉为贵。如果达不到这样的要求 ,则认为“刚不足为刚,柔不足为柔”,却不能算作成熟的风格,姚鼐不仅阐明了阳刚阴柔的区别,而且还指出“两者对立统一的关系。他在《海愚诗钞序》中对此作了具体的说明:“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有其一端而绝亡其一,刚者至于偾强而拂戾,柔者至于颓废而闇幽,则必无与文者矣。”但是,姚鼐对阳刚阴柔两种风格美并不是等量其观的。他指出:“文之雄伟而劲直者,必贵于温深而徐婉”。可见姚鼐是偏爱于阳刚的风格美的。姚鼐这种“阳刚阴柔”说,从美学上看,是一份宝贵的遗产,但是,不可否认也有某种程度的唯心的消极因素。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