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阿弥陀经变壁画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阿弥陀经变壁画

初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纵342厘米,横540厘米。甘肃省敦煌县莫高窟第220窟南壁壁画。此图依据《佛说阿弥陀经》绘制,是一幅极乐世界图。阿弥陀佛居中,两侧分别侍立观音和大势至二菩萨,周有菩萨,天人、化生围绕,共150余人。阿弥陀佛形体较大,着通肩袈裟,结跏趺坐于宝池中,手作转法轮印,身后的背光和头光绘画细致。众多的大小菩萨皆戴花冠,披天衣,佩璎珞,各尽其态。化生童子最为活泼,他们在莲苞内或侧立,或嬉戏。宝池两侧有重楼崇阁。雕栏环绕的平台上有伎乐演奏,中间两天人应乐起舞,舞姿优美舒展。另有鹦鹉和孔雀亦闻声而舞。蓝天上祥云缭绕,各方神灵乘云而至,飞天散花,天花点点,正符合佛经所说“六欲诸天来供养,天花乱坠满虚空”,一派欢乐,幸福的场景。此图透视上运用鸟瞰和散点相结合的手法,颇具空间感。所有描绘均围绕“极乐世界”的欢乐主题,绘制详尽,人物比例适宜,造型健康,线条流畅,画面宏伟,色彩绚丽。这幅莫高窟最早出现的净土变是初唐时期壁画的代表作。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