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从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高从诲891—948荆南国王,字遵圣,高季兴长子。高从诲为人明敏,多权计。开平 (907—911) 中,入梁为供奉官,累迁鞍辔库使。归省其父,留为马步军都指挥使、行军司马。不久,加忠义节度使、同平章事。公元928年,高季兴卒,高从诲袭位。通过楚王马殷,修复了与后唐的关系,吴兴兵问罪。长兴三年 (932),后唐赐爵渤海王。应顺元年 (934),后唐改封高从诲为南平王。清泰三年 (936),遣使于吴,劝徐知诰即皇帝位。刘知远起兵太原,又遣使间道劝进。荆南地狭兵弱,为小国,自吴称帝,南汉、闽、楚,皆奉梁为主。岁时期贡,皆假道荆南。高从诲常邀留其使,掠取贡物。各国以书责让,或发兵加讨,被迫送还,也无愧色。其后,南汉、闽、蜀皆称帝,从诲只称王,目的在于想得到中朝的赐予。高从诲在诸国的交往中,耍尽了流氓手段。诸国视其为无赖,称之为“高赖子”。乾祐元年 (948),高从诲卒,年五十八。次年,后汉高祖刘知远谥曰文献。葬于江陵城西龙山乡。高从诲十五子,史传留名者十一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