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五)农业机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五)农业机械

雅安地区农机事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历程:
(1) 1954—1965年,为萌芽试点阶段。到1965年农机总动力达0.3万千瓦,拖拉机25台,提灌动力机械159台。
(2) 1966—1972年,为初期发展阶段。农机总动力以25.6%的年均递增速度增加,到1972年,总动力达到1.48万千瓦,拖拉机339台,提灌动力机械1 308台。
(3) 1973—1978年,为系统建设阶段。农机总动力以年均30.5%的速度递增,到1978年总动力达7.3万千瓦,拖拉机1 879台。
1979年以来,为大发展阶段。农机总动力以年均1.86万千瓦的数量递增,到1990年,农机总动力达29.68万千瓦,拖拉机5 336台,农用汽车2 215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2 057台,农副产品加工动力机械10 256台;完成机耕作业面积2万公顷;机械灌溉1.58万公顷(次);机械植保3.5万作业公顷;农副产品加工41 146万公斤;农业运输5 182万吨公里;实现农机经营总收入9 995万元,实现利润1 790万元。


(五)农业机械

早在1951年,为了示范推广新式农具,河南省作为全国农具试验鉴定的八个重点地区之一,在许昌、尉氏、遂平、郑州、洛阳、陕州等建立了11个农具站。到1953年全省地、县都建立了农具站,承担着全省的农具试验、鉴定、推广工作。1963年农机部在许昌建立了河南农业机械试验站,承担了国内外20多种拖拉机和农具的适应性试验任务。1965年前,全省农机推广体系比较健全,推广工作遵循开发研究、试验、推广的程序,与生产结合紧密,发挥作用较好。“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机科技人员下放,推广工作基本停了下来。1978年省农机局恢复成立后,各市、地、县重新建立了农机化研究所,各乡镇都建立了农机管理站。1987年为了加快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根据地、县农机研究机构技术力量的实际,将地、市、县农机化研究所全部改为农机技术推广站,工作重点由科研、试验转向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到1995年,全省有市地农机推广站17个、县市级农机推广站119个,加之主要承担推广任务的2 000多个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机技术推广体系。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38:08